马戏团为什么没狼?狼真的无法被驯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狼没有狮子老虎强壮,也没有大象那么庞大的身躯,但你从不会在马戏团看到狼的身影。狼是崇尚自由的,血液里渗透着桀骜不驯,永不为奴。
马戏团为什么没有狼?
谁说马戏团没狼的 (ー_ー)!!
表演效果也就和狗子差不多。
既然表演效果差不多,那马戏团为什么不用成本更低的狗子呢?也许这才是马戏团少有狼的真正原因吧。
狼真的无法驯服吗?
狼当然是可驯服的。如果狼无法驯服,那狗子是从哪来的?
目前公认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生物学上也将狗归类为灰狼(Canis lupus)的亚种。换句话说,我们养的狗子就是狼。
其实,狼是最容易被驯服的动物之一,也是最早被人类驯服的动物。狼拥有较高的智商和较强的社会性,相对于其他大多数动物,狼更容易与人交流。
通过对比狼、古代犬和现代犬的DNA以及化石,古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的最新推论将狼的驯化时间推至旧石器时代。最早可能是30000年前,最迟也是18000年前——也就是说,在人类进入农耕文明之前就已经驯化了狼。
这种驯化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在人类历史中不断地发生。遗传学研究表明,现代的一些犬种或多或少混杂着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狼的血统,这意味着人类曾经多次驯化狼,并让其与已驯化的狼(狗)杂交。比如在1955年至1984年培育的捷克狼犬,就是由喀山狼和德国牧羊犬杂交育种而来。
养不熟的白眼狼?
人类是如何驯化了第一只狼,我们不得而知。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抚养狼崽是驯化过程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
人类收养了狼崽,而狼崽则以为这就是它自己的族群。在这种情况下,狼从小就适应了与人类相处的生活,而人类对狼的影响也更明显。
当然,最初被人类收养长大的狼仍然保留着明显的野性,不像现在的狗子一样好脾气。而人类更喜欢听话的狼,会在筛选中留下相对温顺的个体。
驯化的过程其实用不了多久。
以狼的亲戚狐狸为例。1959年,俄罗斯遗传学家Dmitry Belyaev在西伯利亚建立了一个狐狸养殖场,并挑选温顺的狐狸进行繁育。从第6代开始,就获得了喜欢亲近人的狐狸;十几代后,就出现了具有垂耳、卷尾等驯化特征的个体;35代后,已经有80%的个体喜欢亲近人。
与驯化狐狸的过程类似,只需要短短几十年的筛选,人类就可以获得“养熟的白眼狼”,将狼成功驯化。
为什么会有“狼无法驯服”的说法?
不能指望只通过一代的驯养就让野生动物完全褪去野性。
前面也说过,最初被人类收养长大的狼仍然保留着明显的野性。随便捡了一只野狼崽子养大,它的驯服程度当然不能与那些驯化了成千上万年的家畜相比。它可能不听话,很闹腾,甚至会伤人,就给人留下了“无法驯服”、“养不熟”的印象。
而在现代,一些文学作品把狼塑造为桀骜不驯、自由不屈的形象,更是强化了“狼无法被驯服”这个观念。但这只是人为的艺术加工,并不等同于事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