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阴骘文:47,仁园义塾
文昌帝君阴骘文:47,仁园义塾
原创 勤息 出其东门 2022-03-16 00:00
【相关链接】
【文昌帝君阴骘文】:全文
【文昌帝君阴骘文】:简介
【文昌帝君阴骘文】: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阴骘文】:阴骘
【原文】
捐漏泽之仁园,
兴启蒙之义塾。
【直译】
出资捐建收留那些福德漏失之人的养老院,
兴办不以盈利为目的启蒙文化的社会公益学校。
【略说】
就是“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的理想社会形态!《礼记·礼运篇》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儒家的社会伦理要求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老人为赡养对象,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有机会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未成年的孩子在社会的爱护下成长,鳏寡孤独的老人及有疾病残疾的,皆能有所养。
这是一种社会理想,但也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的要求,是儒家社会伦理的主张。这种人格追求可谓广积阴德。
何谓“漏泽”?就是福泽漏失了,用完了,没有了。尤其到了老年,因为一生的福德有限,加之青壮年时不懂修福惜福,或者挥霍过了头,到了晚年尤为凄惨。网上有各种版本的《老来难》唱腔,听了让人心酸。
当前老年抑郁患者很多,康健不再,容颜已逝,朝不保夕,忧伤终老。又没有正确的知见去面对死亡,死期将至,诚惶诚恐,此时的弱者更需要关怀。
我认识一位老人,体重60斤的老太太,两个儿子在外市,一个女儿在美国,另一个女儿在一个小区。老人身体还算可以,经济条件很优厚。可是就在家里呆不下,精神焦虑,必须整天在外面遛,早晨6点出门,除了三顿饭回家自己做自己吃,要遛到晚上9点才可以回家,每晚2-3个小时睡眠,年迈体衰,福德漏损,这心苦比身苦更苦。
我同事的父母,两个人年轻时感情和睦,自从母亲更年期开始,老两口就水火不容,老妈总怀疑老爹外面有人,任凭怎么说都走不出这个心理障碍。分居30多年,即使是三伏天,晚上母亲房门都上锁,自己做自己的饭。父亲去世后,我同事说,母亲就差鼓掌唱歌了。
年老体弱心态改变,这都是“漏泽”的表现,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以悲剧为结束的: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
假饶金玉满堂,岂免衰残病苦;
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
这是普遍的现象,更何况无依无靠的鳏寡孤独老人呢?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敬老助残的爱心微信群,大家集资定期慰问养老院、孤儿院。我也跟着去几次献爱心,大家买了毛巾袜子还有牛奶水果小吃等等,跟老人说说话,会理发的网友给老人理发。有几个女网友抱着有残疾的孤儿,绵绵的母爱,温暖的怀抱,孩子特别高兴,恋恋不舍。
你的爱心,你的温言软语的安慰,会被刻骨铭心!
参加这个群,我想比吃喝玩乐群应该好吧,钱花在“爱心”上面,不但不会缩水,反倒更能增值。但我们也不该排斥吃喝玩乐,适度就好,我们不做苦行僧,但是我们也在吃喝玩乐的同时,也不忘修福。
文昌帝君劝诫我们:捐漏泽之仁园,兴启蒙之义塾。修福修善最为快捷!
最开始在本地看到有“逸夫小学”,以为跟奥运冠军有关,后来在东北大学校园内看到过“逸夫楼”,又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看到有“逸夫楼”。我在网上搜索,才知道这个大人物——百年邵逸夫。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1907年生于浙江宁波镇海。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旗下的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导着香港的电视行业。
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截至2012年赠款金额近47 .5亿港元,建设各类教育项目6013个。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多亿港元。
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三藩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2002年,创立有东方诺贝尔之称的邵逸夫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天文学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进行奖励。
2011年正式退休,邵逸夫也是全球最长寿、任期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CEO。2014年1月7日,邵逸夫逝世,享寿107岁。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人(今厦门市集美区)。
1913年,回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校(统称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各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
1949年,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回国参加政协筹备会。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一颗编号为2963的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
某县城的高中建到一半没钱了,已经烂尾楼好几年了,但是听说该县城的富豪组团到境外豪赌,输了好几亿。真可惜,有这么多钱为什么不拿出来投资建一所高中,几栋教学楼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看到孩子们坐在里面幸福快乐的学习成长,惠利千家万户,财富这样挥洒出去不是更有意义吗?
有人不但不能援建,反而要从中捞油水,网上总能出现“豆腐渣”教学楼偷工减料等字样。但是在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镇的一所九年义务学校修建的教学楼,曾经在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时候,确保正在上课的1046名学生安然无恙,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最牛教学楼”。教学楼整体被抬高了近3米,但依然屹立不倒。
这座教学楼由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彭州市兴华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当然前提是:有关领导更具备一颗“天地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