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历史,立志成为科学巨人的天才程开甲故事,不该被遗忘!
回归祖国是他青春的起点,投身高度保密的核试验基地,是他光荣的使命。
二十载风雨兼程,他和团队让中国核爆炸理论,得以建立并发展成熟。
当新中国在罗布泊首次亮出镇国神器时,西方列强是醋坛里酿酒坛坛酸。
罗斯福气愤地称有人泄露了机密、戴高乐愤怒地咆哮道为什么是中国,怎么可能让它跑到法国前面了。
他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才智,他就是两弹一星、丹心报国的程开甲。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实地看了,心里才会踏实,这是程开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一,赤子之心只盼祖国母亲强大。
7岁那年程开甲的父亲就去世了,打小程开甲便养成自力更生、艰苦朴素的性格。
上中学时,程开甲了解到爱因斯坦、牛顿等科学家事迹后,被他们一生追求真理的精神所打动,立志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科学巨人。
1941年程开甲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任教期间在老师束星北相对论的启发下,发表了“对自由粒子的狄拉克方程”的推导。
这一成果,被当时世界物理学权威狄拉克,推荐到《剑桥哲学杂志》发表。
1946年狄拉克举荐程开甲进入爱丁堡大学留学。
1948年秋,程开甲以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年底受聘于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出任研究员工作,当时的待遇非常优厚。
一次早读报纸新闻时,程开甲看到一条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新闻报道,即“紫石英”号军舰,没有得到新中国允许强行闯长江被炮火击伤。
程开甲饱含泪水第一时间在寝室端起酒杯,向祖国方向高高举起。
这杯酒是敬经历百年沧桑,敢对世界强国的无理行为说“不”的新中国。
打这天起,我要回去,我的国家在召唤我的信念,一直伴随着程开甲经历七百多个日日夜夜。
1950年8月,程开甲放弃高薪待遇和研究员职务,满怀热泪回归故土,重返浙江大学物理学任教。
他的回归为促进我们的原子能、核能的理论研究不仅起到推波助澜,更是铁锤子敲钟响当当。
二,筹建中国金属物理专业的建设,为国家培养稀缺专业人才。
1952年程开甲被调动到南京大学,全身心投入中国金属物理教研室筹建工作,开始为国家培养原子能专业人才。
程开甲带领年轻教师,成功的测量了元素的电子衰变能谱、研制出首台国产直线加速器。
1960年,程开甲接到上级部门电话让他去北京开会,电话中什么都没有说。
到北京后才知道,决策层点名要求他参加核试验研究项目组工作,从此拉开了二十载不为人知的“罗布泊生活”序幕。
作为核试验的主要负责人,每次测试他都坚持深入一线,全面把控核试验的每一个细节。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实地看了,心里才会踏实,这是程开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了增强对核爆炸现象的直观认知,他多次进入测试间顶着十分恶劣的高温、不顾辐射和坍塌危险进入爆心,边走边细致观察并嘱咐现场技术人员注意收集资料。
在阶段总结会上程开甲这样说到:自己到现场亲自收集各项技术测试资料,与待在办公室只听汇报的感受大不相同,每次进洞都会产生,对下次的试验方案新设计的灵感出现。
正是凭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在程开甲的带领下,科研团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创新性成功。
1964年10月16日,功夫不负有心人,罗布泊上空升起了蘑菇云震惊全世界,也让他们看到新中国镇国神器的威力。
三,东方雄狮的崛起,离不开无数先辈的努力与坚持。
时间过得真快,如今一晃一个世纪过去了。前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分别一个个吃着前苏联的老本,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颓废瓦解,连最大的俄罗斯也感觉到力不从心。
是的,我们现在与其他的任何时间段相比是进步不少。
但是有没有想过,正是有前辈们在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克服重重困难呕心沥血为我们积累下来的老本...。
但愿我们在后阶段的发展中,不要出现梦里吃仙桃差天远的事。
2017年8月3日,程开甲院士迎来百岁生日,百岁老人仍在心系科研事业。
他颤颤巍巍的说道:我只希望我的建议、我的研究,能对祖国装备发展起到作用。
2018年3月27日,程开甲院士获得华人盛典组委会“世界因你而美丽”、2017-201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的光荣称号。
百岁的老人家里墙壁上一直保留着块小黑板,老人时不时都会拿起粉笔,口中念念有词的在小黑板上,演算着各项数据,就像回到了罗布泊、回到了当初自己战斗过的地方。
那是一个让他呕心沥血的地方,可以说,小黑板见证了程开甲院士一生的辛劳与赤胆忠心...。
结语:2018年11月17日老人离我们而去了,但愿老人在天堂里能够安息。
程开甲的家人在收拾遗物时看到老人家的一个笔记本。
老人家在上面写下了两行字:“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科技落后。拯救中国的方法:科学救国”。
致敬!不该被人们遗忘的伟大科学家程开甲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