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鹿希:苦苦等待邓稼先28年,至今健在,仍住着60平米老房子
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相遇》这段故事感人肺腑,令人印象深刻。在那个年代里,有两个年轻人相恋相爱,但为了祖国的科研未来,他们一辈子都未能相守在一起。
在这一篇章中,男主的原型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祖国的核事业,他身先士卒,带领中国科研人员攻克重重难关,最终取得伟大成就;而女主的原型则是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虽然苦苦等待了20多年,但是她一直没有放弃心中的念想,这样的爱情令人感动不已。
丈夫为了国家的前途而多年未归,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他牺牲了所有。身为她的妻子,许鹿希也做出了前所未有的牺牲,苦苦等待了丈夫28年,至今仍住在60平米的老房子里。
青梅竹马,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从幼时开始,由于两家互为邻居,所以邓稼先与许鹿希一直玩得很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好。他们从小到大都十分优秀,许鹿希是北京大学医学系学生,而邓稼先则是赴美学习的"娃娃博士",在外人看来,两人郎才女貌,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在母亲的影响下,许鹿希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拥有丰富学识的女性,而邓稼先心怀报国理想,为了变得更加优秀,他们并没有马上确定恋爱关系。直到4年后毕业,在中科院副院长的主持下,两人在简单的婚礼中定下了一生的承诺。
自打结婚之后,夫妻二人生活美满、恩爱有加,在闲暇之余,两人常常去听音乐、唱京剧,真的是羡煞旁人。再后来,两人有了一对可爱的儿女,女儿叫邓志典,儿子叫邓志平,于是家庭生活变得更加热闹。
他们都非常喜欢菊花,记得有一次颐和园举办菊花展,开完会的邓老便立即拉上妻子,赶去颐和园,虽然刚刚闭馆,但是在他们的坚持下,工作人员答应为他们延迟一小时,于是两人乘着月色,同坐赏菊。
在那段的温馨时光里,邓老喜欢骑着自行车带上儿女们在附近的公园中兜兜转转,一旁的妻子看着他们,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个从天而降的消息打破了往日的宁静。
突如其来,夫妻一别竟是28年
在1958年8月的某天夜晚,与往常不同,邓老回家比较晚。平常的这个时候,两人都会在月色下外出散步,但是今天丈夫却并没有去。后来邓老对妻子说自己要出外工作了,可是到底要去哪里工作呢?什么时候会回来?
在妻子的追问下,邓老拒绝了所有的回答,因为所有的工作都是机密性的,如果他离开了家,那么所有的事情都得交给妻子了。"我要去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很重要,如果办好了,那么我就一辈子没有什么遗憾了!哪怕死了也在所不惜!"邓稼先如此说道。
见到丈夫如此决绝,许鹿希表示会支持他。谁也没能想到,正是这一别,许鹿希便为此付出了所有的青春。分别的那一年,邓稼先34岁,许鹿希只有30岁。
虽然丈夫偶尔会回家,但是家庭的重任仍然被放在了许鹿希的身上。她一方面要治病救人、培养人才,另外一方面还要抚养孩子,照顾家人,虽然十分辛苦,但是她一直铭记着两人的誓言。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第1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此消息一出,全国人民沸腾不已。也就是在这一刻,许鹿希隐隐感觉到丈夫去做了什么事情,似乎两人有了重逢的希望。
聚而又散,夫人年近百岁仍健在
1971年的某一天,邓稼先穿着灰色的旧制服和绿色军鞋回到了家中,妻子看到后颇为吃惊,起初三十多岁的青年人如今竟然已经成为满头白发的小老头。可正当她觉得要与丈夫共度幸福生活的时候,邓稼先又匆匆回到了基地。
在1973年的一次尿检中,邓老被查出受到了致命的核辐射,听闻此消息,许鹿希一时难以相信。
时间又过了12年,1985年邓稼先被确诊癌症后,两人的手以这样的方式紧紧握在了一起。在最后的时光里,邓老先后做了五次大大小小的手术,除此之外他还认真思考着对我国未来核武器进展的建议。许鹿希一直在医院陪着丈夫,也许是因为28年都没有相见,两人一直有说不完的话。
可死神终究还是来临了,最后邓老因病重而离开人世。在去世前他与家人见了最后一面,还提出要求:死后不开追悼会,骨灰要撒在自己母亲的身旁。就这样,一颗巨星陨落了。
直到现在,91岁的许鹿希仍然健在,而且精神抖擞,如今和他的儿子住在60平米的老房子中,而女儿则在美国生活工作。虽然丈夫去世多年,但她依旧挂念着家中的点点滴滴,从未想过离开这里,因为她在这里还能感受到昔日和丈夫一起生活的温柔。
小结
一个人越是胸怀崇高的目标,他或他对心爱的人的感情就越丰富,越细腻,越温柔——苏霍姆林斯基
1986年7月,邓稼先离开了我们,然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对妻子许诺,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他仍然会选择祖国,选择自己所热爱的核事业。
而许鹿希也是如此,为了与丈夫相聚,她苦苦等待了不知尽头的28年,因为她知道丈夫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奋斗,所以早已将个人利益抛于脑后。
他们都拥有着崇高的目标,而两人的感情在岁月的磨练中变得更加细腻而丰富,对于他们而言,国家的未来与自身的命运是紧紧联系的,无论顺逆与否,爱就要互相支持,即使不能厮守终生,他们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