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年轻人长期去送外卖、跑快递、开网约车

为什么不建议年轻人长期去送外卖、跑快递、开网约车

※本文共2946字,阅读全文约3.0分钟。

韩愈的《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职业上并无贵贱之分,也没有好坏之别。只是认为年轻人,为了梦想,应该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而不是只有眼前困顿的生活,还有诗和远方。很明显做这些短期性质的工作,并不能给予你这些。

如果只是暂时做做,当作是体验生活,也无可厚非。

但如果想靠送外卖、跑快递、开网约车的方式来赚钱,改变生活、改变命运那真是很不实际的。仔细想一想,这并不是长远之计,哪一样能支撑起你的未来?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在这些工作之上,你中只是流水的兵而已,有认清现实了吗?谁能为我们的未来买单,只有我们自己。

这赚的是快钱,是短、平、快的钱,这是以时间、体力与精力换取的劳动所得,并没有增量。

借用人民日报评社区团购:别只惦记几捆白菜,科技创新更令人心潮澎湃。年轻人也别只为了想赚快钱,丢掉了知识与能力,脚踏实地、坚持成长,更能找到自己的理想国。

今天,就把这种短视性思维摆出来,大家一起来思考,看看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

一、眼前的困局。

有时候,年轻且高学历群体为什么会选择这么低端的工作呢?是对自我的期望值太小了,看不到更远的风景,只为应付眼前生活的满地鸡毛。

做这样子的选择甘心吗?我相信是极为不甘心的,但为生活所迫只能这样选择,可这是借口呢。我想和年轻人表达的思想是,即使选择了,也不能长久地做这类工作;即使选择了,也要把腰杆挺硬,你还有理想等着你,不要顾此失彼。

1、资源稀缺。

什么是资源?就是所有的物资,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什么是稀缺资源?就是你所缺少的、所没有的。

最重要的两种资源:金钱和时间。

富人有钱,所以不缺资源,即使缺了,也可以用钱换取;唯一缺的是时间。

穷人没钱,所以很缺资源,没有钱,无法更换更多资源;唯一不缺的是时间。

当一个人,越是苦求一样东西的时候,越是难以得到;赚钱也是一样,越着急赚一笔钱,越是求而不得。

当我们缺少资源的时候,就要为自己找一条开源的道路与方向。这里教你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坚持做好本身的工作,这是立命之本。只有把主业做好了,再去开发副业,这样才有突破的机会。

2、焦虑之症。

人为什么会焦虑?因为资源稀缺,因为没有钱。

焦虑之症什么时候会停止?直到你赚到钱为止。手里没有足够的银两,就像你没吃饱饭一样,会饿得慌了、手脚都会发抖。

没有钱是一道坎,是所有穷人都需要跨过去的坎;因为没有钱,你的思想就会很乱,什么都想去做、去尝试;在这样的尝试过程中,也一样会错失很多机会,无形中增加了机会成本。这一点连你自己都发现不了,因为当局者迷。

当一个人处在焦虑之中时,根本做不出理性的思考与选择。之所以产生焦虑的因素,是因为心乱了,任何一个思绪混乱,没有坚定目标的人,都难以走出躁动的焦虑。

3、燃眉之急。

因为严重缺乏资源、加上焦虑,已火烧眉毛了,只能选择先救火。

选择短、平、快的方式来赚钱,也只是为了解决你的燃眉之急。而实质对于你的人生是没有多大的帮助,反而可能是一种阻力。

燃眉之急的字面意思,就是火烧眉毛了,不得不找一样东西来应付当前的困境。情急之中的决定,都是非理性的。

往往由于缺少有效的计划性,导致火烧眉毛的事情,不断发生,自己也成了救火队员。

有时候为了更有效的救火,不得不忍痛舍弃一些东西,让火烧久一点,等你有时间把水管接好。这才是解决燃眉之急最有效的方法,而不是拿着个水瓢来回跑。

二、短视行为。

为什么会产生短视行为呢?

短视行为的影响到底有多深远?

一个人之所以会选择没有长期利益的短视行为,基本上是以上三点密不可分,资源稀缺、焦虑之症、燃眉之急。

你的人生就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这也是生活没法改善的原因。

正因为你一次次地慌不择路,才让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掉进了短视泥潭之中。

短视行为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只看到了眼前、急功近利,而没有以长远为发展的思维与计划。

长期的短视行为,将会影响整个职业生涯,甚至会倒退。我们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能找出实际中的差距。

我有个亲戚,本不想以他为例,但与主题太吻合了,不得不借用他的个案,希望他看不到这篇文章。本科毕业,也算是科班出身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毕业后频频换工作,一直没找到人生定位和工作定位,我感觉他整个人都是乱的,没有目标、看不到坚持。

干保险、送快递、开网约车这样的工作轮着做,生活的出路在哪里,看得我痛心疾首。找准目标,苦干两年,绝对是另一翻景象。并不是只有在大城市中、高大上的才是工作;平凡的工作更能让人脚踏实地,更容易找到突破的出路。

眼高手低无疑是年轻人的通病,想一口气吃个胖子,却没想到要打肿脸才能充胖子。

由于当初草率的决定,选择了自己不喜欢、或是没有前景的工作,今天又不得不推翻,从头再来。由于短视的选择,加上生活依然困顿,又不得不重演下一个将就的开始。

恶性循环链:资源稀缺→焦虑之症→燃眉之急→短视行为→资源稀缺。不打破,将会永远循环下去,生活不会改变,也就谈不上什么生活的意义了。

三、诗与远方。

诗与远方指的是什么?是否与我们距离很遥远?可望而不可及吗?

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并不是。

你要重新定义你所认知的诗与远方。

真正的诗与远方是你每一次实现的小目标;每一次达成的计划;每一次的成就感。只有每一个小目标的成功累积起来,才能走向更远的远方。

你有多久没给自己做计划?定目标了?

你没有做计划、写目标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太懒了!

你理所当然的觉得这样写的目标没有用,难道写写就能实现?也懒得动笔去写,全都在我脑子里呢,写不写都无所谓;没有做计划、定目标的意识,也不知道做好计划的重要性。

你之所以会选择不用思考的工作,真是因为太懒了,懒得去思考、懒得去选择、懒得去做计划。你都没有为自己的人生规划,又怎样能走好每一步棋呢?

我每年年终时,都会检阅今年的成果,为自己制定下一年的计划。当然所有制定的计划当中,也并不是全部都能完成的,大概达成率在50-70%之间。虽然小有遗憾,但看到自己的努力与进步,就是一份不错的答卷。

并不是说一个人有了计划后,就能自动实现;而是有了计划后,你所做的事都会有分寸,进退得失心里有个把握的度。计划指引的是方向,不让你在工作忙碌的时候,迷失了前行的路。

这是一个积极正面的例子:我表弟,没有上大学,早早就出来当学徒了,比上面说的亲戚还要小一些。自从我知道他工作开始到现在,只做一个职业:修车。他当学徒时也是吃尽苦头,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他抱怨过、也想放弃过,重新找一份轻松一点的工作。但我三舅下了死命令,不可以离开这个行业,必须坚持到底,他倒也简单,听话照做。

他从做学徒开始,到做师傅、带学徒,将近十年,一步一步见证了自己的成长,现在自己开店做老板。同龄的人还在为五斗米折腰之时,他已有房、有车,家庭美满,能深深感受到三舅从嘴角流露出来的喜悦之情。

这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诗和远方,遥不可及吗?但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认知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只有“坚持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结语

年轻人没钱时,不要贪图快、自乱阵脚。请花点时间,为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职业做一个全盘的规划,找到人生定位,将会少走很多弯路。

青春难再十年时,把汗水洒在送餐和送快递的路上,实在有点悲凉。

我们的热血青春,是要放在有价值的地方去奋斗。如果是要乘风破浪,你就是领航的船长,带着梦想与坚持前进,而不是替别人实现梦想的水手。

--END—

※欢迎关注@职场藏经阁 传播一种思想,遇见一种态度!传播一种知识,收获一份力量!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或启发,请收藏、转发,帮助更多的人!

作者往期作品:

想要成为优秀的管理者,每天必须做的工作,你做到了吗?

认识社会潜规则,让你看透社会的本质

饭局上,这三种人往往没有什么格局,少来往

相关推荐

​《甄嬛传》:胆小温顺的安陵容为什么选择死?

​《甄嬛传》:胆小温顺的安陵容为什么选择死?

113

《甄嬛传》:胆小温顺的安陵容为什么选择死? 袅袅腰疑折,褰褰袖欲飞。雾轻红踯躅,风艳紫蔷薇。--唐·张祜 那年冰嬉大典上,佳人一袭红衣,明眸皓齿,身轻如燕,仿若从天而降...

​为什么《长城》的豆瓣评分只有4.9分

​为什么《长城》的豆瓣评分只有4.9分

188

为什么《长城》的豆瓣评分只有4.9分 投资1.5亿美元,13位中美A级大咖参演,全球票房3.1亿美元。 豆瓣 20 万人点评,评出了 4.9 分。 在纷纷扰扰间,张艺谋的《长城》终于结束了其在全...

​为什么意大利女人可以从20岁性感到60岁?

​为什么意大利女人可以从20岁性感到60岁?

197

为什么意大利女人可以从20岁性感到60岁? 作者 | 卢璐 来源 | 卢璐说 (公众号:lulu_blog) 我们之前在大号写过巴黎女人是高级的精致的,她们的关键词是——慵懒、随性,以及都快说烦...

​李荣浩情史录,他为什么娶了杨丞琳?

​李荣浩情史录,他为什么娶了杨丞琳?

161

李荣浩情史录,他为什么娶了杨丞琳? 一、 2019年9月17日,有网友证实,他有好友在合肥民政部门上班,确定李荣浩与杨丞琳在当天上午领证结婚。 杨丞琳与李荣浩的蜜糖照(下图) 李荣...

​为什么建国以后不许妖怪成精?

​为什么建国以后不许妖怪成精?

136

为什么建国以后不许妖怪成精? 常看国产电视剧、电影的朋友都记得这句吐槽——“建国以后不许成精”。 确是,你看什么玄幻、修仙、捉妖题材的电影,背景都在1949年之前,不是古...

​上海为什么会被称为“魔都”

​上海为什么会被称为“魔都”

175

上海为什么会被称为“魔都” 相较于北京被称为“帝都”,上海常常被人们称为“魔都”,那么上海何以被人们习惯的称为“魔都”呢? “魔都”一词最早发源于大概一个世纪以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