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的训练伤停,新规来了
摄影:李义
“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
这句话,很多战友可能都听过。
有一部分战友,在带兵的过程中,可能还不止一次地讲过、强调过。
其实,这句话背后的话含义是:轻伤不下训练场,五公里包治百病!
不过,随着一份规定的施行,有些东西出现了变化——
“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的血性胆气,可以继续保留;
“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的具体操作,某种程度上要改了!
《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的印发
创新性提出一系列健康保护措施手段
旨在全面指导军事训练健康保护工作实践
更好地保障部队从难从严开展实战化训练
▼
毕竟,《规定》已经做出明确:全面推行军事训练伤停训复训制度!
面对这份关于“军事训练健康保护”的规定,副连长老李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双膝,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不禁,回想起了过往……
老李,其实也没多老,今年31岁,只不过,因为这一路走来太过辛苦,所以看上去有点老。
老李是优秀士兵提干的,当兵前6年,荣立两个三等功,第7年提干,经过院校两年培训,老李到了部队任职。
老李当兵的那个年代,训练方式还比较简单粗放——
每天3个五公里——早上、中午、晚上各一个;
睡觉前还要搞“3个一百”——100个仰卧起坐、100个俯卧撑、100个蹲下起立;
休息日,还安排冲山头、长距离跑等科目。
当时,“能不能跑”、“能不能搞”,是一个人能不能在连队立足的关键!
当年,老李还是小李,在连长、班长的带领下,小李进步迅猛,并且很快展露了“天赋”——
班长说,“我们班小李特别能跑!看好了吧,不出3个月,虐全连所有的老兵!”
后来,果然不出班长所料,小李在全师的创破纪录比武中,虐了全师的老兵,拿下了负重五公里越野的第一,并因此荣立第一个三等功。
也是年少好强,总是“轻伤不下火线”,猛人小李很快就跟训练伤扯上了关系!
后来,小李还是能保持较高水平,但他要耗费更多的体力,也明显感到膝盖不太舒服了——
平时会疼,只有跑开(热)了,才会缓解一下!
小李跟人讲起这一段往事时候,提到这样一句:
“唉……当时已经感觉疼了,但是作为尖五公里的尖子,也不好意思说自己疼,更不可能提出来休息一下、停训几天……”
很多训练伤,其实就是积累起来的,从一开始的疲劳到后来的细微疼痛,加上带伤坚持,最终带来了难以挽回的后果。
现在,老李心想,要是当时就有“因军事训练伤临时停止训练和治疗后恢复训练具体实施办法”,该多好啊!
《规定》不仅仅明确
要推行“军事训练伤停训复训制度”
还将训练伤诊断标准提升到法规层面
▼
后来,老李又因为在演习中的出色表现而荣立三等功。在提干进入院校学习之后,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曾经的自己”——
一位读4年本科的学员,在全院大比武中,连续不断地做了4000多个仰卧起坐,一举夺魁!
一时间,全院沸腾,很多老师、学员都在朋友圈表达惊叹和佩服。
似乎,只有老李丝毫开心不起来——“这孩子的身体能扛得住吗?!”
一语成谶,那位做了4000多个仰卧起坐的学员,后来被检查出腰部受了损伤,严重影响训练水平和考核成绩。
最终,也是非常勉强地通过了毕业联考,到了部队任职。
这几年,部队的实战化训练开展的日益广泛,训练强度和难度不断提升。
以考核为例——个人考核方面,除了基础体能,还有专项体能。
兼任连队军体教员的老李,一直都非常注重士兵训练后的放松、训练伤的防治,给连队的官兵以更多助力和保护。
老李发现旅里的医务室有一些理疗设备,他也鼓励连队的官兵们在休息时间去理疗一下!
全军军事训练伤防治体系
明确了全军、战区、区域和部队4级防治体系
对于官兵们来说
最直观的感受应该是
单位要开设康复理疗室和康复训练室了!
▼
看了《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的相关报道之后,老李是很欣慰的!
因为他意识到,全军军事训练伤防治体系,已经在推进建设当中,必将发挥应有的威力!
期待有更多老李这样坚持严格训练和科学训练、安全训练并重的带兵人!
作者:哨位君
素材来源:解放军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