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印度相邻,是西藏的聚宝盆,藏南地区有多富饶
藏南地区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大体介于北纬27°00′~29°30′、东经91°30′~97°30′之间,东临缅甸,西靠不丹,南与印度阿萨姆邦接壤,其内部涵盖了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的错那、隆子以及林芝市的墨脱、察隅四县的大部分地区
藏南地区面积其实和浙江省差不多大,但降水量却是浙江的5倍。由于背靠喜马拉雅山,印度洋吹来暖湿气流在这里集聚,所以造成了藏南地区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2000~5000毫米左右,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了9000毫米,是世界上降水最为充沛的地区之一。
充沛的降水与独特的气候环境,使得这里的森林极其茂密,并且生物种类繁多,据统计,此地拥有5000多种植物、约85种陆生哺乳动物、500多种鸟类及大量的蝴蝶、昆虫以及爬行动物。由于海拔高落差大,许多山区至今人迹罕至,所以这里也被称为“珍稀动植物最后的伊甸园”
藏南是喜马拉雅山主脉向印度阿萨姆平原过渡的地区,海拔从5000多米骤降至100米,因此地势起伏很大,平原稀少,多高山峡谷以及奔腾咆哮的河流,包括卡门河、西巴霞曲、雅鲁藏布江等等,水力资源极其丰富。若将藏南地区水电资源开发起来,其装机容量可以达到三峡的3.5倍。
当地因多高山,急流,交通较为不便,所以很多当地居民的生活还较为原始,居民大多住在山里,没有被现代化所侵袭,宛如世外桃源
藏南内部的山南市,是西藏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据考证,大约四五万年以前,这里就有藏民先人活动的遗迹。而山南下辖的隆子县和错那县就位于藏南地区
错那县,位于西藏最南端,是中国的边境县之一。错那的藏语意思是“湖的前面”,内部拥有拿日雍措、古沙棘林等风景名胜。而隆子县与错那县东北地区相接,全县面积10566平方公里,实际控制面积为8165平方千米
墨脱县则隶属于西藏林芝市。这里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曾被称为最难到达的县城,境内的居民主要是我国两个人口十分稀少的民族:门巴族和珞巴族。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段都在该县境内。
墨脱县与印度毗邻,“墨脱”一词在藏文中是“花”的意思。这里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环境最好的地方,也是西藏最温和,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其内部四季如春,气候条件优良。各类稀有的动植物更是数不胜数,与西藏其他地方的贫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清朝的刘赞廷对此深有感触:“森林弥漫数千里,花木遍山,藤萝为桥,诚为世外之桃源……”
巴昔卡位于西藏墨脱县南部,北距墨脱县城约140公里,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底部出口。因三面环山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终年温暖湿润,为我国大陆降雨最多的地方,被称为“中国雨都”。这里森林茂密,物产丰饶,热带雨林中栖息着孟加拉虎、犀鸟、太阳鸟、孔雀等上千种珍禽异兽。
达旺,位于西藏错那县西部、达旺河北岸一片山地缓坡上,达旺地势北高南低,周边有大片的丛林和灌木,是门隅地区的核心,这里也是六世大和尚罗桑仁钦·仓央嘉措的故乡、藏族民众心中的圣地。
而朗县位于林芝市西南部,县城距拉萨420公里,境内的扎日莎巴山为佛教圣山,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和第九世班禅曲吉尼玛的故乡就在朗县。
而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西的高山内居住着珞巴族,直到20世纪中期珞巴族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是我国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
藏南地区就像西藏的江南,神秘而又美丽。但令人心疼的是,其大部分被印度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