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牡丹亭青春版_白先勇牡丹亭为什么叫青春版
白先勇牡丹亭青春版》是白先勇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经典。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以爱情为主线,通过主人公沈从文和张兆和之间的爱情经历,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
一、2004年四月谁带领团队 *** 牡丹亭?
牡丹亭
白先勇 *** 的昆曲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 *** ,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于2004年4月开始在世界巡演,五十五折的原本撮其精华删减成二十九折,根据二十一世纪的审美观,保持昆曲抽象写意,以简驭繁的美学传统,利用现代剧场的种种概念,传世经典以青春靓丽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再现一段跨越生死的爱情故事。
二、年轻人喜欢戏曲,有错吗?
自己喜欢,自己开心就很好,其他人意见不重要
三、大家都怎么看牡丹亭冥判这出戏?
看《欲望都市》长大的妹纸大概都记得,曼哈顿性专栏作家Carrie反复敲黑板强调的约会法则:
“lf you're serious about this guy, you can't sleep on the first date. ”
(如果你在乎他,不要第一次约会就跟他上床)
因为:
“A guy can just as easily dump you if you *** him on the first date.”
(要是第一次约会和对方上床,他会甩了你)
然而,智慧的女作家不但后来自己没hold住,她那更智慧的女朋友还补了这么一句:

“Some of the greatest romances of all time began with sex on the first date... ”
(有些伟大的爱情故事,也始于头一次约会就上床。)
那些伟大的爱情故事中,有一部特别大胆的,竟然来自400年前还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
它,就是——《牡丹亭》
《牡丹亭》,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部传奇作品。
它创作于明代万历年间,上承西厢,下启红楼,自问世之日起,就受到了全世界各地劳动和非劳动人民的欣赏和喜爱。
汤显祖在开篇的《牡丹亭题词》中,即用极为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整个故事:
翻译一下,大致是说:
“(魔镜啊魔镜),
这世上最最情根深种的小女子,还有谁能比得过咱杜家大小姐丽娘的?
梦到个小鲜肉就害了相思病,病着病着就不行了,P了张 *** 留下就挂了。
挂后三年,居然又能在冥冥之中靠着 *** 成功撩到小鲜肉,并且还复活了!
这样执着的迷妹,才是真爱粉啊!
怎么会迷上你?我在问自己~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活蹦乱跳的人可以分分钟咽气,咽了气又能够原地满血复活!
要是你觉得臣妾做不到,那是因为你用情不够深啊!!”
用情够!深!
——就是《牡丹亭》中,汤显祖提出的“至情”
它不止包括男女之情,也涵盖着人一切的自然的情感和欲望,是“阿汤哥”对戏曲、乃至对人生的终极感悟。
在“阿汤哥”看来,“人生而有情”。人生,即有情人生,情永远是第一位的。人生有情,才有诗歌,才有舞蹈,才有欢乐,才有意义。“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成就了他“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情之所至,可以超越生死和时空,可以不朽,可以自由。
只要你用情够深,就可以不再只能梦中相见or化蝶为伴,而是可以直接随你心愿突破生死界限;不再只能做魂伴soul-mate,更可以修成正果,做一对柴米油盐恩爱有加合法啪啪啪的肉身夫妻。
不光“爱得死去活来”,还美得一塌糊涂。《牡丹亭》的文字缠绵秾丽、意韵深远: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 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
传唱不衰的金句简直随手摘
《牡丹亭》的“至情”,深深肯定了人生而具有的情和欲,在明末清初的中国不但超越了前人的哲学,也走在了同时代思想家的前面,更与当时官方的程朱理学针锋相对。它引起了持久的、大范围的讨论,成为不同票圈刷屏的焦点话题。
像所有历久弥新的经典IP一样,在过去的四百多年里,《牡丹亭》被不断地点赞、转发、评论、跟帖和再创作。据不完全统计,从明朝到清末各种版本的《牡丹亭》共计 24 个,基本上每隔几年就被重新刊印,这还不包括一些临时改编的、只供戏班演唱之用的本子。
各种评本、改本也不断刻印,明万历刻臧懋循订本、明安雅堂刻王思任批点本、明刻沈际飞评点玉茗堂传奇本、天启间刻清晖阁批点本、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清代有康熙梦园刻吴吴山三妇评本、乾隆冰丝馆本,以及芥子园本、暖红室本等各路点评小能手一起带你飞~

数百年间,宜黄腔、调腔、新腔、皮黄腔、豫剧、昆曲等众多剧种,都纷纷将这部传奇搬上了舞台。2004年,白先勇将《牡丹亭》重新改编 *** ,在保持昆曲抽象写意的同时,辅以网络时代的媒体技术与审美趣味,很和年轻人的口味,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彼时离经叛道的“人鬼情”,在文化多元的当下,倒显出一点老派的优雅来。
普通人的日常也许无从经历穿越生死的至情体验,但若在KTV里飙《死了都要爱》之余,亦能感怀于这个内涵丰富的老爱情故事,想必也是极好的。
四、青春版牡丹亭,怎么个青春法?
青春版《牡丹亭》由著名小说家白先勇改编,他的初衷就是要让高雅文化进入校园,创造能够雅俗共赏的经典。青春版《牡丹亭》全部由年轻演员出演,符合剧中人物年龄形象。在不改变汤显祖原著浪漫的前提下,白先勇将新版本的《牡丹亭》提炼得更加精简和富有趣味,符合年轻人的欣赏习惯。
白先勇把五十五折的原本撮其精华删减成二十七折,在过去偏重杜丽娘的表演为主的情况下,加强柳梦梅的角色,转为生旦并重,还原汤显祖原著的精神,并把它变成一部歌颂青春歌颂爱情的戏剧,紧扣一个“情”字,改编后的昆剧《牡丹亭》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梦中情”、“人鬼情”和“人间情”。
五、白先勇放弃写小说转而去研究昆曲、红楼梦,算是浪费才华吗?
首先,不能说白先勇放弃小说,他本人并未发表声明封笔、弃笔不再从事写作事业。还在酝酿大作也未可知,平时也还在通过各种方式书写自己的感想与见解。
其次,文化之间是共通的,戏剧、文学本都属于艺术范畴,我们要将眼光放诸长远。纵观我国历史,文学与戏剧常常相伴相生,互相促进与发展。
最后,白先勇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现代小说家,获得诸多奖项,也是一位优秀的艺术跨界精英,成功地推出了青春版《牡丹亭》,在当下这个影像艺术为主的时代,为古典文化抢占了一片高地。
(以上纯属本人原创观点,欢迎点评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