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未酬 早逝奇才杨德昌
能演、能编、能导、又能唱的大腕级女演员张艾嘉,最近在一篇文章当中,透露几段自己的过往。其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与台湾导演杨德昌的合作,每每让她受挫。
1983年,张艾嘉支持杨德昌拍摄《海滩的一天》这部电影,她说杨德昌非常的细腻、但是脾气非常坏,摄影他坚持要用杜可风,到了最后却又把杜可风给赶跑了。作为剧组统筹人的张艾嘉,简直是焦头烂额。这也让时任香港新艺城电影公司总监的她,找回迷失的自己。
能让张艾嘉铭记在心的导演还真不多,杨德昌又是什么样的人物呢?杨德昌在台湾,并不是最卖座的电影导演,但是他一直受到台湾电影圈的敬重。能做到这一点,杨德昌靠的就单单只是"他的电影"。在他创造的光影世界,七八零年代台湾动荡社会里,中产阶级的生活转变得以真实重现。
那么,是什么样的成长背景造就了他?能够让他透过镜头,演绎时代更迭呢?
1970年,杨德昌赴美国,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攻读电机工程硕士。那么,杨德昌作为一个电机专业工程师,又是如何跨界到电影领域?
1981年,杨德昌33岁,他在好朋友的邀约之下,结束了美国的工作,返回台湾参与电影拍摄。第一部《1905年的冬天》,杨德昌当时还不是导演,只是担任编剧、制片助理和演员,不过在这部片子当中,已经展现了杨德昌日后的电影风格。
这时候,杨德昌还没有把电影当作自己的职业志向,他已经申请到美国几间名校的建筑系,还正在犹豫着是否转赴美国改行当建筑师。但是他依旧抛舍不下电影,他还想一探光影的世界。
1982年,台湾大制片厂"中影"公司,延揽几位新人导演,拍摄一部四段式影片《光阴的故事》,杨德昌就是其中之一。这部电影成功突破了台湾七零年代以来,政治宣传片与琼瑶爱情戏,占据电影市场的局面。而杨德昌所执导的第二段《指望》,让他走上了台湾新电影的舞台。
1985年杨德昌开拍《青梅竹马》就表明,他不用大家公认的明星、演员,而场景、服装也不能太复杂。虽说是小成本电影,不过却反映了当时台湾社会,正笼罩着一股新经济阴霾与连串经济犯罪。杨德昌用小成本展现了大格局。《青梅竹马》反映当时台湾的社会,却偏偏不受台湾观众的青睐,台北上片四天就下档了,票房凄惨无比。
职场失意,情场却开始得意了起来。原来杨德昌拍这部片的时候,已经跟女主角蔡琴谈上恋爱了。两人交往了一段时间之后,蔡琴想"婚"了。她跟杨德昌说,想清楚,留话在录音机里。回家之后,发现录音机果然有新留言,蔡琴鼓起勇气,按下"PLAY"键。奇怪,居然毫无声响,大约静默了一分钟之后,才听到杨德昌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唉,你叫我怎么说呢?"这杨德昌到底在想什么?这段缘份该如何结为连理呢?
1985年5月5日,杨德昌与蔡琴步入了结婚礼堂。事实上,娱乐圈人士眼中,杨德昌多情、身边小妹不断,总是传出绯闻,但是蔡琴一直不愿相信。直到有一天,台湾钢琴家彭铠立介入了两人的婚姻,蔡琴的心终于碎了。1995年8月5日,两人签字离婚。
一直给人银色夫妻形象的杨德昌与蔡琴惊传婚变,震撼台湾社会。然而从蔡琴口中居然说出,她这10年的婚姻,不只貌合神离,还有一段任人无法相信的过往。
婚变的流言蜚语,并没有击败杨德昌的电影事业。2000年杨德昌拍摄了《一一》,靠着这部片,杨德昌的导演生涯,登上了最高峰。
杨德昌被视为台湾新浪潮电影导演的代表性人物,得奖作品《一一》是他的第七部长片。
但是《一一》这部电影,在台湾却迟迟等不到戏院公开放映。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杨德昌不觉得可惜吗?还是他之前的电影,叫好不叫座,他对台湾的电影市场,逐渐心灰意冷了吗?
就在2000年,杨德昌刚拿下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之后,不幸被诊断出罹患大肠癌。这个消息对杨德昌与彭铠立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杨德昌能坚持下去吗?他的动画梦能够实现吗?
「
奇才早逝杨德昌
“电影延长了人类3倍的寿命”
」
更多背后的故事 锁定
今晚20:40厦门卫视
《两岸秘密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