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唐家湾(安适灵魂)
唐家湾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北部,珠江口西岸,北、西面临中山市南蓈、三乡两镇;南面、西南面与市区凤山街道界涌社区和东坑社区[1]及翠香街道办的神前村接壤;东临珠江口,与香港大屿山隔海相望;唐朝就已经成为村落。
唐家湾古镇建设规划图
几年前参加在珠海的一次培训,曾和几友好友闻声寻路第一次来唐家湾,哪时初入岭南、青春年少、圈鸟出笼,探古寻味、品茶乐乐,不亦乐乎。
印象中的蜗居茶室旧址
今又来到珠海,己是卸甲归田、两鬓泛白,换种心境,故地重游。 为了在太阳落山前赶到,下课后便径直奔唐家湾而来。
几年前唐家深巷里的一家蜗居茶室,福建女主有一手好茶艺。从排空、闻香、品茗、茶礼……娓娓道来,边听边学边体验,甚是过瘾。特别是教我们如何在冥想音乐带动下放松心情、调整心境,似乎帮我们这几个年青人打开了一处“任督二脉”进入另一重新境界。只可惜此番归来,己是物是人非……
闻香杯
正当我为错过蜗居茶室而失落时,一处私宅又让我眼前一亮。此处叫沐心斋……
沐心斋
正门的对联“心赏春花秋月泼墨,沐悦晋风唐雨挥毫”。正庭的对联“莫道今朝学习苦,旦闻来日书墨香。”咋一看还以为这里是哪位名人的故居,细心察看后,才明白这里隐藏着一位传授书法的高人,此宅取名沐心斋可见主人之用心良苦!
正庭
本想与高人攀谈,可惜“铁将军”把门,只能在开放庭院的精心布置中去感悟主人的用心。半人高的木门充满了自信,厨房、柴门无不充满了浓浓的书墨香……。感慨,如此用心之人怎能不用心授道解惑,如此幽雅的文化氛围又怎会培养不出优异的孩子?
半人高木门
厨房
厨房门上的门神
庭院中绿植
神龛
沐心斋书法班海报
沐心斋巷口
千年唐家湾亦是名人倍出。革命前辈苏兆征是唐家湾淇澳人,1885年11月11日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也是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苏兆征故居
唐绍仪,又名唐绍怡,字少川,生于1862年1月2日,唐家村人,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
唐绍仪故居
唐国安,字国禄,号介臣,唐家镇鸡山村人,1858年10月27日出生,清华学校第一校长,清末民初外交家、教育家。
清华学校第一任校长唐国安
与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观点不同,我感触到的是唐家湾不是因为出了几位名人而被众人周知,而是唐家湾千年文化培养了被世人周知的名人。
另一处半亩巷虽略显得萧条,亦可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被雨水冲洗的古墙,记录着她的年轮。唐家湾的古建筑和其它地方不同,这里的古宅大多为私宅,除去旅游经营之用,多为长者居住或为“栖鸟居”。在这里最多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生活在这里的人或许一辆自行车的空间足亦;这也或许是珠海人描绘的享受慢生活的一个写照。
半亩巷5号
半亩巷5号
半亩巷5号
半亩巷
半亩巷古墙
半亩巷
半亩巷
一处取名“安适”的民宿,引起了我的好奇。问起为何叫“安适”,答曰:主人想要打造一个安适灵魂的空间。
安适
油画《跳火盆》
室内装饰
室内装饰
庭院夜色
庭院夜色
何以安适灵魂?是诗和远方?我边逛边思索……
“因为爱”这样的网红咖啡厅能安适我们的灵魂吗?
因为爱咖啡
还是“缘起一件旗袍”的浪漫故事?
缘起一件旗袍的故事
回想再探唐家湾的点滴,在新时代安适我们灵魂的或许正是早己根植于我DNA的五千年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