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更夫为什么总是在深夜“打更”,他们打更时会喊哪些口号呢?
文|雒无畏
编辑|雒无畏
前言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句台词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吧,在许多古代影视剧中深夜身份总会出现一个打更人,行走在空无人烟的街道上。
虽说在如今数据信息发展的时代,打更人早已淡出大家的视线,但在古代打更人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那么在古代大家为何对深夜打更如此宽容呢?打更到底有怎样的说法?
何为打更?
在大家的认知中,古代打更更像是为人们报时提醒人们到了怎样的事件,但实际上“打更”最早出现并不是为了预报时间,而是起源于巫术,为了驱邪镇魔。
在古代人们相信神的存在,人们迷信更是觉得世界上存在牛鬼蛇神等怪物。
古代人觉得这些妖魔鬼怪到了半夜就会出现,而所谓的“久走夜路必撞鬼”说法也是由此而来,因此为了驱魔。就有了“打更人”的出现。
在《红楼梦》中有提到关于打更祛除妖魔鬼怪的描述,“妖怪爬过墙,老太太派人将宝玉的房屋围住巡逻打更...”。
而除了驱魔安心之外,打更的另一作用就是报时。
在古代,农村家家户户大多数都以农耕生活为主,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在城市中更多的人们以做生意为生,因此都需要时间提醒。
当时古人计算时间的工具有日晷水漏等,但这些东西对于普通人家根本负担不起,如此之下就更需要打更夫的存在,在深夜游走在大街小巷告诉大家准确的时间。
“戊、亥、子、丑、寅”,这便是“五更”,古代每一更代表如今的两个小时,而更夫的工作就是需要再固定时间出现在城中,按照固定的位置带着梆子敲打着告诉大家时间。
那么古代人定义的“五更”又到底有那些不同呢?
五更有什么不同?
在打更人打更的路途中,还需要喊出对应的口号,也正是我们所熟知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而这句话实际上正是“五更”中的第一更。
而这句话的含义也是提醒人们时刻小心家中烛火的燃烧,避免稍有不注意引火上身,要知道由于生产力的限制,古人遵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作息,到了晚上人们便没什么事了,因此便早早入睡。
但对于一些想要考取功名的莘莘学子来说,夜晚更是读书学习的大好时机,因此即便到了晚上也不休息。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烛火或油灯的照亮,但古代的房子大多数都是“木质房”,稍有不注意引起火灾。
如此在一更天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太阳刚落山不久,如果一部分人还未入睡,因此打更夫出现喊出“天干物燥想小心火烛”,实际上也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一下身边的蜡烛油灯。
毕竟在古代引发一场火灾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大的,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在1201年临安城就在一更天时候,御史家中防火措施没做到位最终引起火灾发生。
大规模的火灾迅速蔓延最终导致熊熊大火在临安城整整燃烧了三天,导致将近10万百姓无家可归,整个临安城内哀鸿遍野。
由此可见一更天时候的打更所喊得那句话有多重要。
有了一更就肯定有二更,而在二更天时,打更夫便会敲着梆子在街上高喊“关门关窗,防火防盗”。
俗话说“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深更半夜街道上人烟稀少,如此情况下许多盗贼便趁夜色外出干一些不法之事。
而深夜街上没有巡逻的士兵,再加上古代并没有像如今一样,各个街道有监控。
到了二更天百姓们早已美梦入眠,空旷寂静的街道便成了许多偷盗者犯罪的“天堂”,
即便是谁家丢来到东西搞到县衙,县老爷也是无能为力,对此谁家丢了东西只能吃这个哑巴亏,如此之下就更需要有人在固定时刻提醒大家看好检查门窗是否关好,防止家中被盗。
于是打更夫便会在二更天行走在街道上喊出那句“关门关窗,防火防盗”。
到了三更十分,轮班的打更夫便会再次敲着梆子在街上高喊着“子时三更,平安无事”。
实际上按照古代“几更”的算法,三更天就相当于现在深夜的11点左右,这个时间对于我们如今大多是人作息来说也算是很晚了。
而打更夫喊的这句话实际上也有两层含义。
首先这句话是为了提醒大家已经到了子时,家中如果有挑灯夜读的学生还是秉烛畅谈谈论工作的人,再或者是在家中玩乐的人都该睡觉了。
而第二层含义实际上就是字面意思“平安无事”,让城中百姓知道外边一切安全,没有盗贼出没,大家可以安心睡觉了。
所谓“四更”就相当于后半夜,这个时候正是黎明来临前一天中寒冷的时刻,因此这个时候的打更夫便会在街上喊着“丑时四更,天寒地冻”。
意在提醒大家时间已经到了丑时,家中如果有老人或者小孩的要注意添衣保暖,提前预防寒冷的来袭。
毕竟在古代,医疗技术并不发达,因此一旦人们患上病之后就很难医治,像如今我们认为的感冒发烧等小病,吃吃药就好了。
但在古代就是这样的小病甚至都可能置人于死地,许贫穷家庭甚至因为家人生病而没钱医治只能眼睁睁看着亲人去世的事情发生不在少数。
到了最后的五更,打更夫便会喊出一句“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根据时间推算,到了五更天时候,天空就已经微微擦亮了,而城中百姓们也准备起床,伴随着红日的高升开始新一天的劳作。
另外五更不仅仅是百姓需要起床,皇宫中皇帝也该准备起床上早朝了,而对于一些大臣来说甚至要在不到五更天就要起床,早早的等待皇帝上朝。
因此打更夫还需要在这个时刻行走在大街上高喊提醒人们起床。
而这句话也代表着辛苦一夜的打更夫工作马上结束,可以准备回家好好休息了。
那么问题来了,更夫半夜打更,不会扰人清梦吗?
前面我们说到了更夫每晚的工作都是在于提醒大家时间和安全,因此对于这样帮助大家的人,大家基本上都不会心生怨恨。
再者来说打更夫这样的职业,工资低又辛苦,并且还需要天天熬夜,大家都是贫苦人,也就不会有过多的谴责和怪罪。
结语
打更夫的存在见证了朝代的跌宕起伏,社会的不断变化,可以说打更夫的存在更像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到了如今现代生活,虽然再也没有了打更的存在,但大家依然会牢记这段历史,而打更留下来的俗语更是深深的烙印在大家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