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班炮-新82无
无后坐力炮是美国人戴维斯于1914年发明的一种火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50年代是无坐力炮装备数量最多时期,但存在威力小,射程近,发射时后喷火会暴露发射阵地,后喷火还使其无法在狭小空间内使用的问题,装备数量逐渐变少。
随着现代战争形态的不断演变,对武器装备的性能要求也日益提高。新型82无后坐力炮,作为一种轻量化的、多用途的、多弹种的先进武器系统,其独特的昼夜测瞄合一火控功能,使得适应复杂多变的战战场。
在2022航展中新82无展出。
新82的火控系统是其核心战斗力的体现。该系统采用了外包覆碳纤维的带有膛线的钛合金炮管,不仅保证了射击精度,还大大减轻了整体重量。炮筒旁配备的体积较大的火控系统,虽然外观并不美观,但内部集成了三个光学通道:白光、红外和激光测距。这一设计使得射手能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快速准确地获取目标距离和速度信息。
通过微处理器、激光测距和姿态传感器的协同工作,新型火控系统能够连续显示目标的距离和运动速度,为射手提供实时、准确的瞄准数据。同时,系统还能够根据弹种和气象信息,自动解算诸元,在目镜中形成最终的瞄准点。这一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射击的准确性和效率,使得射手能够迅速应对各种战场情况。
新82无的火控系统具备跟踪和打击运动目标的能力。这一优势使得它在面对快速移动的目标时,能够像导弹一样进行精确打击。相比之下,传统的单兵一次性火箭筒在打击运动目标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除了火控系统的创新外,新型82无还能够发射智能弹药。这种弹药带有电子时间引信,能够实现可编程空爆。在弹药飞行的过程中,火控系统能够根据目标的运动速度和距离,精确计算最佳引爆时间,从而实现最大的杀伤效果。也可以发射同口径的轻型炮射导弹,能够对1500-2000米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新型82无后坐力炮凭借其先进的火控系统和智能弹药的应用,成为了现代战场上的一大利器。它不仅具备了传统无后坐力炮的优点,还在技术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
第一炮手与87式82无后坐力炮
被誉为第一炮手的闻建国用78式82无后坐力炮2238次发射,第2238次命中的事迹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78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采用了整体结构的炮身管和药室,这种设计有助于提高炮身的刚性和射击稳定性。同时,横向开关闩机构和两个喷孔的设计,使得炮闩能够快速完成与炮尾的闭锁,提高了射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长喷管的设计则有助于减少后喷危险角,进一步提高射击安全性。
从性能参数来看,78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的战斗全重为34公斤,炮身重25公斤,炮架重7.5公斤,这些数据表明该炮在保持较好射击性能的同时,也尽量减轻了重量,便于携带和运输。炮身长1.45米,火线高0.3-0.68米,使得该炮具有较好的射击姿势和射击角度。全弹重4.35公斤(破甲弹)、5.2公斤(榴弹),初速252米/秒(破甲弹)、202米/秒(榴弹)。
破甲弹破甲厚度150毫米/65度,射速5~6发/分,最大射程2000米(榴弹),直射距离500米(破甲弹)。高低射界-6~+28度,方向射界左右各45度,使得该炮具有较好的射击角度和射击范围。弹药基数30发,炮班人数8人。
该炮是当年步兵团的主要反坦克火力,在当时装甲兵还在大量装备59坦克情况,就对步兵反坦克火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北方的步兵班装备了2只69式40毫米火箭筒,由于82毫米口径小破甲威力不足以击中毁T72主战坦克的前装甲。
所以在90年代开发98式120毫米口径的营/连级别火箭筒,这个口径和红箭73/8反坦克导弹接近,但由于后来由于69火箭筒退役,98火箭筒下装到摩托化步兵班,但这个东西威力大,但体积和重量都大,2人小组,射手携带火箭筒,副手携带2枚包装好的火箭弹,再随便带一些必要装备,两人各自负重就在30公斤以上。
随着96/99式重装悍炮主战坦克数量逐步增加,各种类型的制导反坦克武器种类繁多,形成了从空中到地面系统化的反坦克体系,对于步兵反坦克作战压力降低,而步兵发挥作用主要是在复杂地理地貌的环境下,要求机动灵活多带弹药,而沉重98火箭筒就不合适了。
结束语:
而俄乌开战后,对坦克威胁最大的就是标枪攻顶反坦克导弹和武装直升机携带的重型反坦克导弹,后来出现的携带破甲弹头的无人机巡飞弹对装甲车辆也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步兵反坦克作战变少。
而步兵近距离作战也随时发生,但都是属于班排规模的近距离的作战,目标突然出现,规模小,交战时间短,很多时候火力支援没有到目标消失或者战斗就已经结束。
新82无作为一种直射型步兵武器,具有快速反应和威力大的特点。在步兵班排规模的近距离作战中,新82无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有效压制敌方火力。与传统的大口径狙击步枪、单兵火箭筒等武器相比,新82无在重量和射程上更具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步兵作战的需要。
新82无的直射特性使其在近距离作战中具有极高的灵活性。与轻型迫击炮等曲射武器相比,新82无能够直瞄射击,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这一特点在山地、丛林等复杂地形条件下尤为重要,能够有效应对敌方突然出现的目标。这是新82无能够回归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新82无作为一种高效、轻便的步兵武器,在近距离作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随着我军装备的不断升级和战术策略的不断完善,新82无有望在步兵作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新82无也是具有一些局限性,比如超压对射手的影响,后喷火等,只有结合实际作战需求,不断探索新战术新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