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女神”王诺诺:女科幻作家的脑子里在想什么?| SUPER GIRL

“知乎女神”王诺诺:女科幻作家的脑子里在想什么?| SUPER GIRL

左右写作 右手撸猫

成长于深圳本地的青年科幻作家,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剑桥大学环境经济硕士。著有短篇科幻集:《地球无应答》。

第二十九届中国科幻银河奖 最佳新人奖、“冷湖奖”一等奖得主。“王诺诺科幻作品专辑”曾被权威科幻杂志《科幻世界》收录。

向左滑动图片

世人皆爱美,但生来就得一副好模样的人不多,王诺诺算其中之一。

和王诺诺约在五一过后的一个下午。来的时候,她穿了一身红色连衣裙,化了淡妆,耳朵上挂了一条松果样式的耳坠,再无多余的修饰。总结起来就是,大方、得体、美。

熟悉王诺诺的人大概知道,今年4月,她刚出了自己第一部科幻短篇集——《地球无应答》。虽然写作的时间不长,但王诺诺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她凭借自己的科幻短篇,获得了第一届“冷湖奖”一等奖和“第29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新人奖”。王诺诺成名以来,身上背着很多标签“高知美女”、“才女作家”......但她最大的愿望,还是想做个不错的青年科幻作家。

在成为青年作家之前,王诺诺是知乎的知名答主。15年那会儿,王诺诺还在英国剑桥读研,闲来无事喜欢在知乎上回答网友提问,写写自己的见解。因为言语风趣,含金量高,角度刁钻,逐渐吸引了大批粉丝的关注。三年时间,她累计回答了200多个问题,粉丝也涨到了40多万。姣好的面容,加之不错的学历背景,让王诺诺多了一个“知乎女神”的称号。

只是“女神”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回国后,王诺诺在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工作,参加了一档公司自制的素人对谈节目。原本是好心替同事帮忙的王诺诺,节目结束后,却莫名遭受了成名以来,最大的舆论攻击。王诺诺总说:“我是个有点怂的人。”所以,对谈的时候,她也不愿意过多地讨论整件事的对错。只是,从那之后她更加坚信“真实”的重要性,也对眼见为实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

关于《地球无应答》

1.你写这本书大概花了多长时间?

挺久的,大概三年吧(15-18年)

2.书里的故事是之前写过,收录进来的吗?还是完全重新创作的?

都是新写的。有3-4篇是以前在知乎上回答过的,一些开脑洞的问题的答案。然后我扩展了一下,以短篇的形式呈现出来。

3.你最喜欢书中哪一篇故事?

这个很难选择,我最耗费心血和精力的,是最后一篇《一天的故事》。这一篇比较长,写起来比较困难,大概花了小半年。真的是每天写到“挠头”的那种,和它“相爱相杀”。但好在现在看大家的书评,对这篇的评价还不错。(笑)

4.在《全数据时代》那篇故事中,你讨论的是在数据时代,关于人类隐私的问题。是怎么想到去写这样一个故事的?

对。那篇故事的设定跟我的工作有些关系,因为我现在在互联网公司工作,接触到的很多都是和数据相关的工作。《全数据时代》说的就是,通过收集数据,能够确定你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每天去了哪里......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生成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的人。我就开了这样一个脑洞。

5.你在《全数据时代》中表达的是,林正载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动去接受。那你在生活中也是这样的人吗?

其实,完全独立思考和完全主导自己生活是很难的,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被周遭的大环境影响。但是,我尽量会让自己抽离出来,去给自己思考的空间,精神上会比较敏感,对于很多事情会多问一句为什么。

关于科幻

1.你在微博上说,五一假期又写了一篇科幻短文是吗?讲的什么故事能透漏一下吗?

对。我去年参加了第一届“冷湖奖”的征文比赛,获了奖。今年是第二届,依旧想参与一下。这个故事我写的是一个考神。从小到大,他所有考试的选择题都能保证全对。主要就是解谜他为什么会这么厉害的故事。类型偏于悬疑。

2.写科幻类的文章需要一个非常完整的知识体系吗?没有一定知识储备的人是否能驾驭?

我觉得没有人能够完全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除非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但如果一篇文章,真的是专家、教授写出来的,大家反而会觉得不好理解,不好接受。并且,你写文章的过程,也是慢慢学习,慢慢丰富知识的过程。所以,我觉得相比知识储备,写科幻更重要的是好奇心和对科学的热爱。

3.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科幻感兴趣的?

在七八岁刚识字的时候,外公会给我买很多科幻类的书,比如《科学童话》、《小灵通漫游未来》......我看完觉得特别有意思。

4.平时会看别人的作品吗?比较喜欢看谁的(科幻类的)?

会看。还是比较喜欢看《科幻世界》,基本每期都会买。

5.你去年参加“冷湖奖”的短篇《冷湖之夜》,写的是四个来自不同时代的人,在一间屋子中的谈话。可以讲一下如何构思的吗?

当时“冷湖奖”的征文要求是,必须根据冷湖这个地方进行创作。我去了解一下当地的状况,选取了几个对当地很有意义的时间点,作为我这四个人物的时间背景。另外,我这个故事想表达的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过去和未来。

6.这四个人物来自不同时代,有不同职业。比如,其中有一位是和尚,怎么想到设置这样一个角色?

因为我去冷湖实地调研过。冷湖的位置,就在丝绸之路旁边,离它最近的机场是敦煌机场。刚好我之前去过敦煌,也对敦煌很感兴趣。因为是佛教圣地嘛,我就想到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角色。

7.故事中和尚说了很多有关佛教的理论,你对佛教有研究吗?

算不上研究。我对佛教的了解还是比较浅显的,知识大多源于书和纪录片。但虽然了解的不多,我还是尝试着把它们和我个人的想法相融合,然后写进我的作品。说的可能并不完全正确,但也代表了我的思考。

另外,关于敦煌我也有一个很有趣的记忆。几年前,我去敦煌旅游。当时,有个小孩子隔着栏杆,去摸那些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画像,还边摸边笑。导游很生气地教育了那个孩子,我当时也觉得这个小孩很讨厌。但是后来我在想,这个洞窟建在这儿到底是为什么呢?建洞窟的和尚,画画像的匠人,包括捐钱的施主,他们是否也想过,未来的某一天,会有这样一群孩子看到这些画像,想观赏,想触摸,通过这个获得了一点小小的快乐。那个小孩子,摸了摸这个画,然后笑了,我就觉得很奇妙。当然,随意触碰名胜古迹这个行为还是不提倡的。

8.你经常提到“技术审美”这个词,审美大家都理解,那“技术审美”究竟是什么? 审美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你眼前有一幅画,你觉得它很美,你不是专业的画家,可能很难说出它为什么美,也许是因为光线、构图、笔触等等。但你觉得它美,肯定是你之前已经看了一百幅画,这一百幅画培养了你的审美、你的喜好,才会让你对眼前这幅画的好坏、美丑有一个判断。这是审美。那我觉得对于科幻,它也有一种审美,看多了、写多了、见多了,你对它也会有一个评判。

9.你之前说过一句话“假如用技术和科学去架构背景,看人性在这个背景里会演绎到什么程度。”那在你眼中,你觉得人性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我觉得是多元化吧。就像四五十年前,大家有比较统一的道德标准,对事物的评判是相对一致的。但是现在时代在发展,情况不一样了。大家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独立思考的空间越来越大。对同一件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越来越多元。那我觉得人性也是这样。

摄影丨王雪宁

关于生活

1.你是在深圳成长起来的,你觉得深圳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有什么关于深圳的特殊记忆吗?

我在深圳生活了很多年,但我在深圳更容易感到孤独。深圳相对于北京和上海还是个年轻的城市,它的一切更具未来感。从外观上说,深圳的摩天大楼,密度更高,玻璃更多。

从科技方面,它的城市交通非常方便,硬件设施是非常有现代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结,更快速。这会让我觉得这个城市,很现代,很科技,容易让人觉得孤独。尽管如此,我还是挺喜欢深圳的。因为这座城市作为特区发展,才三十多年,但我已经在那儿生活了二十多年了,可以说我是伴随着它的成长的。

深圳对我来说,是个“立体”的城市。儿童时期,我很矮,我能看到深圳的土地是什么样子的,蟑螂和蚂蚁在地上爬,我也看得很清楚。慢慢地,我开始长高了,开始跟灌木一样高。坐公交的时候可以一步跨上公交了。注意力从城市的一草一木,转移到了人群,转移到这座城市的摩天大楼,慢慢去了解城市里的一切。我对这座城市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因为我成年之后才来的北京,我看所有东西都是既定的,“平面”的。

2.你小的时候会和父亲一起做手工?

对,现在也会。我爸他喜欢自己做一些模型或者编程之类的。所以,我从小就会帮他弄个电烙铁,鼓捣一些小玩意儿。家里也会有一些比较奇怪的工具。

3.所以你从小就是理科比较好?

对,理科比较好。就是学这个东西对我来说不痛苦,相反背英语单词我就不行。

4.你一直在学理,研究生也是经济学方向的,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吗?你是特别有人生规划的那种人吗?

不是。我就是非常随大溜的那种人,一直都是中规中矩的。我不会去冒险选择一个很有风险的,不确定性的事情做。我的选择,基本能保证我的人生不会出太大错误。

5.所以,你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

我身上可能有个矛盾点。就是我写科幻故事天马行空,什么都敢想,敢尝试。但是日常生活中,可能就比较追求安稳,比较怂,追求看得见的“量化”的生活。因为,我的主导情绪是恐惧,所以不喜欢冒险。

我觉得所有能量化的东西才是安全的。比如,高考的分数,课程的绩点......这些看得见标准的东西会让我觉得安全,能够把控。

但我也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冒险”,不管在事业上,还是在写科幻,我会很有冲劲,想去挑战自己。但如果只是单纯地去冒险,我觉得没必要。我只是对那些不一样的人生,兴趣不太大。

6.你是一个好胜心强的人吗?

我在自己在乎的,觉得有意义的领域,我是有好胜心,也希望被人认可的。比如,写一篇好的科幻故事,能够被人认可,我会觉得很爽。

7.听说你喜欢看纪录片,平时爱看什么类型的?

都挺喜欢的。因为我比较懒,平时也不翻墙,我一般就去B站看最热门的纪录片。

8.有哪部片子印象比较深刻吗?

可能我这个回答比较大众化。有一个BBC的纪录片叫《seven up》。这部纪录片,我是全程没快进地看完的。大概有七八个小时吧,特别长。我觉得这个纪录片非常有意思,它已经像是一个社会学的实验了,看完以后,我会觉得一个人的性格和环境,真的会影响他的一生。

9.为什么喜欢看纪录片?

其实,看纪录片和你看综艺、电视剧、电影的快感是不一样的。比如选秀综艺,它通过撕逼,制造话题,运用一些剪辑手法,来带动你的情绪,控制着你的情绪,让你随着它去哭、去笑、去骂,它没有什么所谓的真实,重要的是情绪的释放。

但是,纪录片是比较真实的,平缓的,不会让你有太大情绪波动的,其中的深意也好,真相也好,是需要你自己去体会,去探查的。所以,不同类型的东西得来的快感不同,我可能比较喜欢纪录片带给我的这种感受。

编者后记

这是SUPER GIRL的第三期。采访那天,天气不错。我和王诺诺,整个下午都坐在望京SOHO一家视野很好的咖啡厅。一边俯瞰着窗外的翠绿和烈日下的行人,一边讨论着,她脑袋里那些关于科幻的奇思妙想。

SUPER GIRL栏目,旨在邀请各行各业里,出色且有能量的女性,来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它们或有趣,或新奇,或励志。我们只希望这些故事,能给你一些勇气,继续和这个世界兴致盎然地交手。

文 编辑 李清莉

图片 由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图片后期 王雪宁

相关推荐

​常见的蚂蚁图片集,蚂蚁虽小种类也不少

​常见的蚂蚁图片集,蚂蚁虽小种类也不少

195

常见的蚂蚁图片集,蚂蚁虽小种类也不少 蚂蚁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昆虫,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有21亚科283属,中国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最近还发现...

​《千与千寻》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千与千寻》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77

《千与千寻》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文|唐文采飞扬 编辑|唐文采飞扬 《千与千寻》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气与自我发现的故事, 这部电影带领观众进入了一个神秘而奇幻的灵界,通过主人公...

​沂蒙

​沂蒙

75

沂蒙 中国人文地理概念 沂蒙,其地域指以沂蒙山区为中心、以今临沂市为主体的包括毗邻部分地带的山东省东南部地区。[7]沂蒙是四五十万年前沂源猿人生存的地区,是中华民族古文...

​生命法庭:漫威宇宙的最高裁决者

​生命法庭:漫威宇宙的最高裁决者

58

生命法庭:漫威宇宙的最高裁决者 漫威的抽象实体(一):生命法庭 几天前,一位朋友私信小祸,想让小祸讲一下漫威的宇宙实体。 从今天开始小祸就不定期的讲一下漫威的抽象实体...

​中国十大名著|小说史伟大的艺术成就

​中国十大名著|小说史伟大的艺术成就

116

中国十大名著|小说史伟大的艺术成就 中国十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述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

​中国核工业集团系列之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中国核工业集团系列之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193

中国核工业集团系列之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作为一个在核电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常常被朋友们调侃,说我每天的工作内容神秘又危险,好像随时都要“拯救世界”似的。其实,...

​冯提莫亮相《男人装》造型火辣

​冯提莫亮相《男人装》造型火辣

73

冯提莫亮相《男人装》造型火辣 在时尚界中,封面女郎的形象总是引领潮流的先锋。近日,冯提莫成为了《男人装》杂志的封面人物,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吸引了无数眼球。在这组充...

​与佛有缘的4个特征,看看你有吗?

​与佛有缘的4个特征,看看你有吗?

114

与佛有缘的4个特征,看看你有吗? 天雨不润无根之草,佛法不度无缘之人。那有缘之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总结了与佛有缘的四个特征,看看你有吗? 一、喜欢听佛歌、佛号 末学...

​水文化丨澄澈透明、川流不息的华夏水文化

​水文化丨澄澈透明、川流不息的华夏水文化

189

水文化丨澄澈透明、川流不息的华夏水文化 水 不仅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同时也是一种载体 构成了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 中华文明 随大江大河的流动牵引而绵...

​盘点|2016年五月份的那些节假日!

99

盘点|2016年五月份的那些节假日! 五月是阳历年中的第五个月,有31天。 在北半球,5月是有很多节日的月份,那么下面为大家提供2016年5月份节日大全,快点来看看2016年5月节日时间表...

​风流艳后——赵姬的权色纠葛与宫廷风云

​风流艳后——赵姬的权色纠葛与宫廷风云

195

风流艳后——赵姬的权色纠葛与宫廷风云 秦始皇之母赵姬 在历史的长河中,女性的身影往往被男性主导的叙事所遮蔽,但总有那么几位女性,以她们独特的方式,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