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三姐弟,战“疫”竞风流
市场信息报讯(李福山 高诗宇 本报记者 张国志 )在黑龙江省龙江县,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数风流人物,还看刘氏三姐妹。”刘氏三姐妹:刘丽敏、刘丽丹、刘传龙。其实并非调侃,在龙江县这场抗击疫情战役中,刘氏三姐妹成为名副其实的“大英雄”。
刘氏“大姐大”——女中豪杰
刘丽敏,龙江县龙江镇华龙社区党总支书记,刘丽敏在社区工作已经是第17个年头了,自疫情防控以来,她放弃春节休假,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战斗中来,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严把宣传关、排查关、出入关,织密群众安全的保护网。
她常说:“社区作为第一道防线,群防群治至关重要,只有在第一道关口挡住了,我们才有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我作为一名社区的负责人,就应该冲锋在前,率先作为,为战胜疫情贡献我的力量。”
为了更好地让广大居民了解疫情的严峻性,她周密部署,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势,利用微信网格群、电话沟通、居民自荐等方式进行排查,建立起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华龙社区共有七个弃管小区,她亲自到这七个卡点查看执勤情况,亲自到养老机构值班,亲自走访贫困户,并为贫困户送米、面等生活用品。为了能够让值班人员值班不冷,她自费买来毯子亲自送到各个卡点。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坚守使命,是她无悔的选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社区工作者努力前行,生动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援鄂“刘二姐”——巾帼英雄
今年50岁的刘丽丹是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控科干事、副主任护师、龙江县援鄂医疗队分组组长。她是这次援鄂医疗队护理团队中年龄最大的一个。3月4日的《湖北日报》对龙江县这支32人组成的医疗队进行了专访,其中就采访了刘丽丹。
“援鄂卫生队需要一名感控人员,你能不能去?”“能!”“十点钟门诊楼一楼大厅集合出发,你行不行?”“行!”没有多余的语言,没有丝毫的犹豫,这就是刘丽丹。在龙江县这支32人的援鄂队伍中,刘丽丹是最默默无闻的一个,这缘于她平时工作中,踏实低调与勤劳内敛的风格,她也是最让人牵肠挂肚的一个。
她是此次援鄂队伍中唯一一位感控人员,她本人患有缺铁性贫血,却瞒着家中年迈的双亲和远在国外的女儿,义无返顾地踏上了抗疫的征程。
女儿在得知妈妈去了湖北之后,每天都发来短信嘱咐又嘱咐,还告诉妈妈:“只要你平安归来,以后我什么都听你的……”
在湖北的工作,她会在科室医护人员到达之前准备好所有的防护用品。等大家都到岗后,她还要认真监督协助医务人员穿好防护用品,做好消毒隔离,送他们安全进入病区开始一天的工作,随后,她就开始清洗护目镜、面屏、靴子等这些使用过的防护用品,再把所有消毒液更换一遍。
刘丽丹在她的抗疫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代表的是黑龙江、齐齐哈尔,代表的是龙江县,我决不能给家乡人丢脸,一定要比年轻人做的更好,要做她们的榜样!在湖北安陆,在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最前沿,我要用无私的大爱,书写生命中最壮丽恢弘的篇章。”
3月7日,刘丽丹被龙江县委组织部授予“战疫先锋”称号。
姐是英雄弟好汉 先锋队里美名传
刘传龙,龙江县一个个体户,有大义的俩姐姐,弟弟也同样优秀,防疫期间,报名当了志愿者,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龙江县龙江镇新城明珠小区,一提到刘传龙,居民纷纷为他点赞。他在第一时间报名做了小区的志愿者,无论是消毒站岗,还是巡逻夜查,他都积极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面对抗疫物资紧缺,他慷慨解囊,奉献爱心。2月20日那天下大雪,气温骤降,新城明珠小区站岗执勤的志愿者在风雪中坚守。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于是毫不犹豫地再花钱买回一台二手商务车,放在了小区大门口,为大家遮风挡寒。随后,他又从家中取来了电暖风,给执勤的志愿者们送来了温暖,为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保障。
他更是一位极度热心肠的人,每当看到小区的老年人买菜上楼十分吃力,他就主动接过来帮忙扶到楼上,看到老年人米面拿不动,他都要主动伸手帮忙。刘传龙不光是新城明珠小区的志愿者标兵,他还是龙江县统战部新联会的成员,前不久他又去新联会报名当了志愿者,被分配在龙江县实验小学家属楼站岗执勤,一天到晚成了“木匠拉锯——两头忙”。他的抗“疫”行为得到了家中老人、姐姐和妻子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更加坚定了他为抗击疫情继续做贡献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