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明教的消亡,真的和朱元璋有关系?
#明朝建立之后明教去哪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认为:那就是朱元璋是参加明教起义军出身的枭雄,而朱元璋在元末乱世中,也甚至民间宗教在凝聚人心方面的力量,于是朱元璋称帝后,开始严打中土明教,于是中土明教成为历史。
其实这个说法有点想当然的成分——事实上,中土明教的消亡,是一个很负责的问题。这一切,还要从明教的源流说起。
1、波斯明教
明教本名摩尼教,是古代波斯的哲学家摩尼所创立的宗教。
波斯位于东西方的枢纽,因此不论是来自东方(印度)的宗教、哲学,还是来自西方的宗教、哲学,都能在波斯出现交汇——事实上,古代中华帝国的使团,也经常抵达波斯。而波斯也招待过来自罗马帝国、埃及的使团。
甚至闹不好,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使节、唐帝国和东罗马帝国的使节都曾再波斯有过会晤,只不过,后世的我们不得而知。
摩尼接触过很多宗教——包括波斯本土的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也包括来自中东的犹太教、基督教,以及来自东方的佛教。摩尼根据这些宗教的教义,进行整合,创立了摩尼教。
摩尼教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善恶两个神。而人类的祖先是恶神创造的。但是善神派遣了光明使者,去教化人类。并且,在未来的某一天,善神会取得胜利。而摩尼,则是善神派遣的最后一位光明使者。
摩尼教鼎盛时期,曾一度在旧大陆的三个洲都有影响——在东方,摩尼教曾得到回鹘人的尊崇,甚至大唐皇帝也一度允许摩尼教在中土传播。在欧陆和非洲,也存在大量的摩尼教信徒。
不过,随着7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将伊斯兰教视为国教的阿拉伯帝国,很快横扫了整个北非,并灭亡波斯,消灭拜占庭帝国——同时,在中亚,阿拉伯势力也和大唐的势力发生冲突。虽然吐蕃和大唐依靠军事实力遏制了阿拉伯帝国的东征,但是,阿拉伯帝国的国教却在之后数百年时间里不断东进。
这导致了除了东亚地区之外,摩尼教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2、中土明教
阿拉伯帝国的军事胜利,意味着摩尼教的发源地丧失。中土摩尼教——也就是明教,算是8世纪时期,规模最大的明教团队。
不过,到了唐武宗在位期间,唐武宗宣布禁止除了道教之外,唐朝境内的所有其他宗教。明教也从此成为秘密宗教。
而根据宗教发展定律,一个宗教一旦出现市场下沉——即需要面向底层民众发展信徒,那么,其教义必须不断修订,以求达到迎合教民的作用。
明教成为秘密宗教之后,也意味着,具备哲学思维的人,很难出现在明教队伍中,去帮助明教继续维持原本的思想和教义。并且,由于民间佛教的盛行,明教很快进一步本土化——明教的信仰中,中国元素和佛教元素越来越多。并且,明教和白莲教的教义也越来越存在相似之处。
到了元朝,明朝和白莲教的区别,其实仅仅是信仰的神灵存在一定的名义差别,此外再就是宗教名义有一定的区别。至于内涵方面,差别已经不大。
明朝初年,朱元璋开始针对明教、白莲教等秘密民间宗教进行全面弹压。不过,朱元璋并没有成功:因为一来,白莲教的活动依旧存在,并在永乐初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以白莲教名义的唐赛儿起义。甚至著名的民间秘密宗教罗教、混元教,也出现于明朝时期。
而事实上,明教与其说是被朱元璋消灭,更大程度上,是因为明教忌惮明教名义和明朝国号雷同,而不得不更换名头,继续图存——事实上,明教在明初,整体并入了白莲教,成为了白莲教的一个分支。
而事实上,白莲教的分支体系十分庞大,清朝嘉庆时期的天理教,其实就是白莲教的重要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