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往事(3):统治265年的德川幕府倒台后,家族结局如何?
开创者:德川家康
1582年,结束日本百年战国时代、即将统一日本的织田信长在本能寺遇伏身亡。1583年,织田信长的得力手下丰臣秀吉延续了他的事业,于1591年基本完成了日本的统一。
统一日本后,丰臣秀吉两次出兵征讨朝鲜,欲以此为跳板征服大明和印度,却终失败而返。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为隐忍多时的德川家康打开了机遇之门。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出身大名家族(割据日本的各个封建主),继承了家族领导权后,开始扩张自己的领地,先后和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结盟。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他选择臣服,并被分封了大片关东地区富饶的土地。
丰臣秀吉死后,他通过关原会战击败了与他夺权的大名,成为了日本最大的统治者。
长达265年的幕府统治
1603年,德川家康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统,从天皇处取得了幕府将军的委任状,之后他建立了一个比以往更加集权的政治体制。
在经过德川家康、德川秀忠和德川家光三代将军的经营,幕府统治趋于稳定,他们拥有攻不可破的武装力量和毋庸置疑的将军独裁。
在德川幕府时期,幕府将军们通过森严的等级制度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全体居民被分为四个阶层: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为了保护本国贸易以及限制各地大名们有利可图的对外贸易,德川幕府从1639年开始实行锁国政策,严禁日本与海外通商,将传教士驱逐出境,只允许和中国、朝鲜和荷兰通商,且仅开发长崎一处港口。
德川幕府的统治,给日本带来了长达200多年的繁荣和稳定,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18世纪开始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动摇了幕府的统治。
1844年,在长崎经商多年的荷兰人带来了荷兰国王给幕府的书信,信中指出世界形势已变,锁国的日本无法独善其身,需积极应对。同时,鸦片战争中输的一败涂地的中国,也让部分日本人深感忧虑。
“黑船来航”敲开日本锁国的大门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带领四艘军舰开至江户湾口,带来了西方列强最有力的信息:“不开国就开火”,史称“黑船来航”。
面对着四艘巨大的黑色铁甲军舰,日本人民在震惊之余也深切感受到了日本与西方列强的巨大差距。
佩里在离开日本前表示会再回来等待回复:
“敝人为示友好之意,是次只带同4只小型战舰,明春再回江户时,若有需要,必会带同更大型的舰队。”
1854年春,佩里如约再次出现在了江户湾,这次他率领了9艘战舰,其中3艘是蒸汽船。在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列强的恐吓下,幕府自知无法抵抗,只能签下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条约内容大致与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内容相仿。
幕府倒台,还权天皇
这些不平等条约将日本置于半殖民地地位,引起了日本国人对幕府的极度不满。再者,通商迅速导致了日本国内的通货膨胀,暴动频发,最后幕府不得不出动军队镇压。
幕府逐渐成为了全社会讨伐的目标,“倒幕运动”爆发。
1867年,不满15岁的明治天皇即位;1868年,倒幕派与各诸侯率兵包围皇宫,解除了幕府驻皇宫的武装,簇拥着明治天皇宣布“王政复古”,大权重归天皇。
明治天皇
至此,德川幕府正式倒台。
虽被推翻,家宗仍得以延续
1868年1月,明治天皇宣布废除幕府,设置总裁、议定、参与三职仅对天皇负责,德川家族在新政府中无任何实职。
德川庆喜是德川幕府及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位幕府将军。卸任将军后,他投身于摄影、狩猎和民谣歌曲的研究中,并于1902年被册封为公爵。
德川庆喜
尽管德川幕府被推翻,但德川家族不仅没有消失,还成为了日本有头有脸的大家族,延续至今。
德川本家第17代家主德川家正,曾出任日本驻土耳其大使。第18代家主德川恒孝,不仅是日本企业家,还是世界自然基金会日本理事、静冈商会最高顾问。
2003年,德川恒孝为了管理德川本家留下的重要财产,还为此设立了财团法人德川纪念财团。
德川恒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