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雷:让角色亮起来 │“1111”人才计划
“1111”人才计划特别企划
大型系列人物访谈“浙江舞台新势力”
本期嘉宾 / 薛雷
薛雷
浙江歌舞剧院首席声乐演员
浙江音乐家协会声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第三届浙江音乐奖、第十四届浙江戏剧节“兰花奖”优秀表演奖、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浙江赛区民族唱法金奖
中宣部第十三届、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歌舞剧《仰欧桑》、民族歌剧《呦呦鹿鸣》
“这是我刚理的超短发,过两天还得刮光,锃亮的那种!”(笑)
近两个月的薛雷,每天都格外忙碌,他正在为民族歌剧《红船》紧锣密鼓地排练着,在排练间隙他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刚刚落座时似乎还没从扮演的角色中走出神来。
只见他身着一粗布白色大褂,鼻梁上架一复古圆形小框眼镜,谈笑间还时不时的摸摸自己的圆寸脑袋。他告诉我们,打小记事起就好像没剪过这么短的头发,这次为了贴近历史人物,在剧中需要剃光头,但怕一下子理光了剧组不适应会笑场,所以循序渐进先理个圆寸。
好演员·不挑角色
“我认为一个好的演员首先得不挑角色,不管把你放在什么地方,你都能让他亮起来。哪怕是跑个龙套,也能跑出龙套的风采。”
薛雷曾饰演过民族歌剧《青春之歌》的男主角“卢嘉川”,也饰演过《呦呦鹿鸣》的男主角“李廷钊”,他更是歌剧《在希望的田野上》的男主角“施光南”。
《呦呦鹿鸣》饰演李廷钊
“这次我演的是一大代表——李达,台词不多,但太有挑战性了!”薛雷说。
歌剧《红船》力图全景式呈现建党伟业中的峥嵘群像。
薛雷扮演的李达,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更是一大会议的召集人之一和活动组织者。他学识渊博、性格沉稳,如何在有限的台词中更生动、形象地塑造出这样一位内敛型的重要人物,便成为了薛雷反复琢磨、研究的课题。
李达
薛雷
为了更细致的打磨角色形象,他每天排练之余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直到凌晨,找老照片、查人物事迹,反复查看、摘录重点、不断揣摩。而这复古圆形小框眼镜,正是薛雷根据李达的老照片,在市场上不断比对、搜寻,淘来的。“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种语气,人物精髓全在这些细节里。正如导演黄定山所说:内心有了,人物就有了。”
薛雷很感恩不同的角色带给他的学习和历练,他也希望他所演的每一个角色,都能在舞台上“亮起来”,让观众印象深刻并喜爱。
《红船》排练现场 饰演李达
好演员·须下苦功夫
“从180斤到150斤,一个半月后导演再次见到我,惊呆了!”
俗话说:“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浙江歌舞剧院二楼的声乐排练厅,可以算是薛雷的半个家,每逢大戏当前,除了回家休息的短短几个小时,大部分时间他都会泡在排练厅里,背台词、走台步、练唱段、磨细节,而当一天排练结束大家都离开以后,他依然留在排练厅,反复琢磨、消化当天导演所提出的要求。
为了更完美的呈现戏中的人物形象,薛雷曾在一个半月内暴瘦30斤。
民族歌剧《青春之歌》剧照
2017年,浙江歌舞剧院创排《青春之歌》之际,创排前期在见导演张曼君时,导演觉得当时的薛雷有些胖,可又担心减肥会对他的演唱造成影响,便没说什么,只是随口说了一句:“演英雄人物应该要瘦一点。”
就是这么随口一句,薛雷却听进了心里,在高密度的演出、排练之余,他每天严格控制节食、坚持运动,一个半月后等他再次回到《青春之歌》剧组时,已经从原来的180斤瘦到了150斤。张导看到后惊呆了,说:“你简直像换了一个人!”薛雷的努力也成功塑造了革命青年——“卢嘉川”这一艺术形象。
民族歌剧《青春之歌》饰演卢嘉川
好演员·每一次都必须全力以赴
“谢幕的时候洪如丁女士眼含热泪走到舞台中央给我献花,拥抱着我说‘小伙子你演的真好,我好像又看见了光南’。”
令薛雷至今都难以忘怀的是歌剧《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北京演出的时候,现场有幸邀请到了施光南先生的夫人洪如丁女士。当舞台上灯光再次亮起,全体演员上台谢幕,伴随着潮水般的热烈掌声,洪如丁女士手捧鲜花眼含热泪的走到舞台中央,拥抱着薛雷说“:小伙子你演的真好,我好像又看见了光南”。对于薛雷来说,这就是最大的鼓励和最高的评价,能得到光南先生的爱人认可,一切的努力、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歌剧《在希望的田野上》饰演施光南
作为演员能得到观众们的认可和喜欢,一直是薛雷不懈努力的动力源泉,而每当谢幕掌声响起的那一瞬间,则是他最有成就感、满足感的时刻。
薛雷认为每一场演出都非常重要,他坦言每一部剧很多时候都要演几十场甚至上百场,时间长了很有可能会“演油了”,不那么注意细节。但他认为尽管演员每天都在演,但看演出的观众很有可能是第一次看,甚至这一辈子也就看这么一次。
“我要对得起每一位观众,所以每一场演出我都需要全力以赴。”
薛雷与记者
对于这次入选“1111”人才计划,薛雷在激动和感恩之余,他表示自己还很年轻,他渴望像块海绵向各个领域的舞台艺术佼佼者们多多学习、不断吸收,将积累化作艺术灵感和创作源泉,加入到今后所塑造的角色中去,使之创作出更多更鲜活的艺术形象。而他也希望通过三年的努力,能呈现出一台集结多部优秀歌剧精彩片段的音乐会,既展现一名歌剧演员的成长历程也是对一部部经典歌剧的致敬,对此我们也充满着期待。
文 / 苏舒
“1111”人才计划
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计划,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旨在培育当前舞台艺术的优秀中青年人才,使其成为德艺双馨的“名编、名导、名角、艺术名匠”,最终达到“一人提升一团、一人带动一片、一人引领一行”的示范引领作用。
经过前期严格遴选,36名培育对象脱颖而出。“1111”人才计划特别企划,推出大型系列人物访谈“浙江舞台新势力”,走进培育对象的台前幕后,分享他们的故事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