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时间偷走我们的童年,把我们变成沧桑的中年闰土
时间是个超级小偷,悄无声息地潜入我们的生活,专挑最珍贵的东西下手——没错,它偷走了我们的童年!
更过分的是,当我们还没回过神来,它又把我们变成了闰土——那个被生活磨得毫无棱角、满脸沧桑的中年闰土!
闰土,这个曾经灵动如风的少年,却在时间的魔法下,经历了一场令人唏嘘的“变形记”。他,成了时间无情流逝的最好注脚。
小时候的闰土,是鲁迅心中最崇拜的“英雄”。他带着鲁迅走进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世界:在月光下刺猹,海边的贝壳与跳鱼,还有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
那时的闰土,眼神中闪烁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渴望,他的心灵自由而灵动,如同一只在广阔天地间翱翔的鸟儿,不受任何束缚。他的存在,让鲁迅的童年充满了色彩与活力,也让鲁迅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纯粹。
那是时间尚未施加重压的年代,孩子们的快乐简单而纯粹,他们的世界里没有生活的艰辛与世故的圆滑,只有对未知的探索与对自由的追求。
那时候的他,眼睛里全是光,仿佛整个世界都属于他。谁的童年不想这样呢?自由自在,想干嘛就干嘛,哪怕只是在田野里追蝴蝶,都能乐得合不拢嘴。
可时间这小偷太狡猾了,它悄无声息地把闰土从一个活泼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满脸沧桑的中年人。鲁迅再次见到闰土时,那还是闰土吗?他看到的不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玩伴,而是一个被生活折磨得失去灵魂的陌生人。
曾经灵动的眼睛变得黯淡无光,曾经挺直的腰板也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闰土变成了一个“木偶人”,只会机械地重复着生活的动作。
鲁迅先生在文中感慨:“他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这哪里还是那个月下刺猹的活泼少年?
鲁迅先生对闰土的怀念,其实是在怀念自己的童年。那时候的闰土,就是他童年的影子,自由、纯粹,充满冒险。可时间一晃,童年就没了,剩下的只有生活的“紧箍咒”。
鲁迅自己也说过:“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童年就是那条最初的小路,走得越久,越容易迷失方向。
但时间这小偷,它不仅偷走了闰土的童年,还把这种“偷窃行为”复制到了我们身上。
小时候,我们也是个“闰土”,在操场上疯跑,和小伙伴一起挖蚯蚓,把泥巴糊得满脸都是。
可长大后呢?我们被生活的“紧箍咒”套住,每天忙得像陀螺,连停下来喘口气都难。小时候的梦想呢?早就被时间磨得没了棱角,剩下的只有“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的感慨。
不过,我们也不能就这样被时间“欺负”。鲁迅先生虽然怀念闰土,但他也没放弃希望,他用自己的笔,把童年的美好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也可以学学鲁迅,用文字、用照片,把那些美好的回忆保存起来。哪怕时间偷走了童年,我们还能在回忆里重温那份纯粹和自由。
就像村上春树说的:“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我们也要学会和时间斗智斗勇,哪怕被它偷走了童年,也要在生活的泥沼里,找到自己的“刺猹时刻”。
时间偷走了童年,还把我们变成了闰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输了。我们可以在生活的重压下,找到自己的“小确幸”,就像闰土曾经在海边找到的那些漂亮的贝壳。
生活再难,也别忘了抬头看看月亮,说不定还能找到童年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