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革命圣地延安等你来!
提及延安
大家的第一印象
一定是红色革命圣地
那么,今天
我们就来细数延安市的那些
红色旅游点
红色旅游景点
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目的地。其具有学习性、故事性、参与性等特点。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1954年迁往杨家岭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定名为"延安博物馆"。1955年迁至城内凤凰山麓革命旧址院内,改名为"延安革命纪念馆",1973年6月迁往王家坪现址。展馆正门上方悬挂着红色匾牌,上有郭沫若1971年来延参观时题写的馆名。
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
南泥湾景区
南泥湾,位于陕西省西安--黄帝陵--延安--南泥湾--黄河壶口瀑布--西安旅游环线上,是延安旅游名胜景点之一。
百年前,这里人烟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产和经济都十分繁荣。到了清朝中期,清统治者挑起回汉民族纠纷,互相残杀,使这里变成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
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在此期间,毛泽东于1946年8月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1939年7月,周恩来遇险;1939年9月,邓小平在此结婚等等。
当年这里还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现在主要有中共“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两处可供参观。
王家坪革命旧址
王家坪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隔延河与城相望,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军委和总部机关在这里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日寇投降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部由这里撤离,转战陕北。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旧址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创办于1936年6月1日的陕北瓦窑堡,现改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政大学。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于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成立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校址迁至延安,改名抗日军政大学。毛泽东任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学员主要来源于从部队抽调的干部,并招收一些知识青年,学习政治、军事、历史、民运、统战等课程。毛泽东为该校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延安新闻纪念馆
"延安新闻纪念馆"位于清凉山下,馆内大量文史资料展示了我国新闻及出版业的发展历程。馆名为马文瑞题字,这是我国唯一的一座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
延安桥儿沟鲁艺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会址和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院址,中共中央党校一度也曾设在这里。现有教堂一座,鲁艺音乐系、戏剧系、美术系及工作人员住过的石窑52孔(含两个过洞),平房13间。桥儿沟天主教堂始建于1930年,1934年竣工,高25米,宽16米,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1937年至1939年2月被辟为中央党校礼堂。其间,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此召开。之后,1939年8月至1945年10月,这里又成为鲁艺的礼堂。1988年至1990年,国家文物局投资,对教堂进行了一次全面维修。
宝塔区毛岸英拜师务农景区
毛岸英,毛泽东与其第二个妻子杨开慧的儿子,毛泽东的长子。本名远仁,字岸英,初名永福。
吴满有,陕西横山人,在移居延安柳林吴家枣园后,因善于经营、吃苦耐劳而致富。1941年在缴纳公粮后还有一半盈余,并购买了不少公债,引起注意,被命名为全边区的“劳动英雄”。
在跟吴满有拜师务农的日子,毛岸英学会了开荒、铺场、碾场、扬场等农活。毛岸英肯吃苦、卖力气,善于学习,明道理,赶上活忙,从不偷懒,遇事总是多思多问多学,当学生有学生样。
介绍了这么多红色旅游景点
远方的您一定心动了吧
心动不如行动
请背起行囊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延安红色之旅!
图片文字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