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灯法师87岁圆寂,少林寺无人追悼,一个骗全国人的少林寺高手?
在金庸的武侠巨著《天龙八部》中,有一位隐世的少林扫地僧,武功深不可测,并且还有大智慧,以一己之力对战众多当世绝顶武林高手,并且还能用佛法化解世间恩怨,堪称得到高人。 现实生活,也有这样一位大师,能文善武,为弘扬中国武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又在晚年和少林寺反目成仇,死后备受争议,他就是海灯法师。
海灯法师其人
海灯法师,1902年生人,出生于四川,本名范靖鹤,法号:海灯,是中国著名的武术家和禅宗上师。 他出生贫寒,幼年丧母,后又遭逢生父被恶霸打死,这就促使他走上了一条习武强身健体之路。 各种机缘巧合下,他师从多位得到高僧,个人武艺有所精进,为今后少林武术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此后的多年时间里,他在潜心修行的同时,还大力弘扬中国武术,积极教授各种强生健体的技法。 他不仅武学造诣深厚,对于佛法也有着深入的理解,多次出版各种著作,推动了佛法在中国的弘扬和传播。
不知不觉,历史的年轮走到了1979年,这可以说是他生命轨迹发生转折的一年。 有个摄制组在四川拍摄奇人奇事,听闻附近有个武艺高超的大师,想要一探究竟,遂前往拜访,他就这样从地方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没想到,节目播出的效果引起了轰动,海灯法师和他的弟子们表演了少林三大神功:“童子功、二指禅和梅花桩。”这精妙绝伦的技法,眼花缭乱的招式,瞬间在全国掀起了一股习武热,而少林寺也再一次因为海灯大师走近了人们的生活之中。
不仅名扬全国,海灯法师的名号在海外都有了影响力,他也应邀前往美国传法,让更多的外国小伙加入研习神秘的中国功夫的行列,可谓是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 回国之后,他随即被任命为中国佛教理事会理事,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位,收获无数赞誉。
其实海灯法师的走红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经历了动荡的人民群众亟需一位武功高强的领袖。海灯大师适时的出现了,他武艺高强的形象在媒体记者的笔下,被塑造成为反抗反帝反封建、抗战的代表,他也被吹捧为一代高僧,成就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在广大习武的民众心目中,能文能武的海灯法师,就是他们照亮他们前进道路的明灯。
去世的风波和意外
很快到了80年代后期,随着海灯法师的弟子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也被少林寺邀请前往教授武艺,渐渐的,他开始对外自称少林寺第32代方丈。不明所以的群众们把他的形象越来越“神话”,他也被捧上了神坛。 即便是这样,他终究是个凡人。在1989年一月,有着深厚武术修为的海灯法师也无法忍受病痛,在癌症的折磨下撒手人寰,于成都去世。
他的去世可谓是一场风波的开端。因为在世的时候,海灯法师曾经在各种公开场合宣称他本人可以使用不传世的气功修为治疗各种癌症,这也是他被人大力吹捧和传颂的原因之一。可现实中,他自己却死于癌症,这不吝于亲手打了自己的脸,还清晰的留下了掌印。很多人都觉得这件事本身很荒谬。
但更令人震惊的还在后面,在追悼会上,海内外社会各界团体都送来了花圈表示悼念,可是和他关系匪浅的少林寺却无动于衷, 不仅没有任何表示,也不曾在公开场合提及这件事。 这就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好奇?
在一般民众的认知当中,海灯大师之所以可以成为被“封神”的人物,一方面得益于其自身的修为,另一方面也是有少林寺的光环加持。这就好像有了权威机构的背书,能够使得他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赞誉。可是两者之间,究竟有着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在海灯大师圆寂后就老死不相往来呢?
恩怨由来
原来自称少林寺第32代方丈的海灯法师,压根就没有得到少林寺的认可。他在世时,少林寺的方丈只传到了第29代,完全就没有32代之说,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可是少林寺邀请海灯法师前往交流武学,这是得到广泛应证的,海灯法师的弟子也表示每次前往少林,法师都是倾囊相授,为少林武僧指点不足之处。
为此,少林寺又辟谣说武学交流不假,可等海灯大师到了少林之后,他们却发现其江湖气很浓的武学风格和融合了各派所长的招式和正统的少林武学之间依然存在差异,因此交流并未达到预期的弥补失传少林武学的目的,距离之前预期的效果相差甚远,双方可以说是不欢而散。
但没想到这次交流之后,海灯大师就打着少林寺的名号,在外面各种招揽门生,甚至还自称是少林方丈,这是少林寺所无法容忍的。 在种种矛盾之下,双方可以说积怨已深,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最终爆发了出来。
除了少林寺的各种回应,在80年代末,最早报道海灯法师的《四川日报》记者敬永祥在杂志上发表了长篇报告文学《海灯现象-80年代的一场造神运动》和《海灯法师神话的破灭》,这两篇轰动性的报道引起了全国多家媒体的转载,一时间,关于他的身份真假和武学水平都引起了广泛质疑。
斯人已逝,多说是非也无益。 即使海灯大师真的在少林寺这件事情上做的有所偏颇,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个有着真才实学的武林大家,要不然全国各地的各种机关单位也不会积极邀请他去授课讲学。
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交流中国武术方面,他做出了自己长足的贡献,并且留下了很多武学和佛学著作。 他的存在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武术、喜爱中国武术,让他们的生活有了更多乐趣。
只是,他和少林寺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已经无法说清。 事实的真相随着他们的离去被时间埋葬,徒留我们在世间唏嘘。但至少他们都在历史洪流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能够被后人所铭记,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