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华夏分为九州,是指哪九个州?这九州现在叫什么名字?

古人把华夏分为九州,是指哪九个州?这九州现在叫什么名字?

在1210年,一位年迈的老人在病床上用尽最后的力气,写下了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死后我明白一切皆空,却悲伤没能看到九州统一。期待大军北定中原的那天,家祭时别忘了告诉我。”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作品,表达了他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和对未能目睹统一景象的遗憾。“九州”这个词重得压在他心上,也深深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里。那么,“九州”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又代表了怎样的文化意义呢?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了解九州的故事。

古时候,由于科技还没那么先进,大家对世界的了解不多,主要靠听说和亲眼看到的东西。那时候,大家觉得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而且觉得自己住的地方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给它起了很多响亮的名字,像“华夏”、“中华”、“中原”、“中国”这样的。

简单来说,那时候这些名字并不是指特定的国家,而是代表一个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地域。因为那时社会还处在部落联合的阶段,国家的概念还没形成,所以我们现在理解的“中原”和“中国”和那时候的意思不完全一样。

在《尚书·禹贡》里说,黄帝那时候因为路不好走,各部落都像隔了层山一样,彼此不认识,管理起来特别麻烦。于是黄帝亲自走遍各地,划定了地盘,把土地分成一个个州,每个部落管着方圆百里的地方,这样一来,各个部落的地盘就清晰了,管理起来也方便多了。

尧舜年间,一场巨大的洪水横扫了整个大地,把以前的山水格局都冲乱了,黄帝时期的行政区划也因此失去了效用。在这危急关头,大禹接受了治理洪水的重任,他从父亲鲧治水失败的经历中吸取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努力,最终成功地控制了洪水。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地理环境,大禹重新对全国进行了划分,以高山大河为界限,将全国分成了九州,分别是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和兖州。而且,他还收集了天下的青铜,精心铸造了九鼎,用它们来祭祀神灵,以此汇聚和强化九州的运势。

简单来说,九州之外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等族群居住,再往外就是传说中的八荒。不过,这“九州”的划分可能不是真的,而是战国时写《禹贡》的人用大禹的名头,想象着怎么分地给诸侯,好让国家更和谐。

尽管关于“九州”究竟是否存在还有不少说法,不过这个地理概念在后来的历史里是越来越被细化和发展了。在春秋时代,人们对“九州”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

在战国和西汉年间,九州这个概念变得越来越具体,而且出现了好几个版本,像《禹贡》、《周礼》、《吕氏春秋》、《尔雅》这些书里,都各自给出了自己对九州范围和名字的解释。

在《禹贡》里,冀州差不多包括了现在的山西全部、河北和河南的一部分,就像是春秋时晋国的中心地带;兖州在古济水和古黄河之间,现在大致是山东西部和山东河北接壤的地方;青州在渤海南边、泰山北边;徐州在淮河北边、泰山南边,大致就是现在的淮海地带;扬州在淮河和大海之间,差不多就是淮河以南,包括长江流域和岭南的一些地方。但看别的书,比如《尔雅》,九州的划分就不太一样了,青州和梁州变成了营州和幽州。这说明那时候,大家对“九州”的理解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顾颉刚先生有个有趣的想法,他觉得“九州”一开始可能只是西周时一个特别坚固城市的名字,后来因为《禹贡》等书的流传,大家误以为它是全国的分界。但不管怎样,经过战国时代几百年的发展,到了汉朝,“九州”已经确定成了行政区划。汉武帝在此基础上,把全国分成了十三州,还把太大了的冀州拆分成幽州和并州,这样管理起来就更方便了。

在那个魏晋南北朝的年代,政权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行政区划也跟着乱七八糟地变动。加上打仗和各路诸侯割据一方,州郡的面积都缩小了,有的城池甚至被好几个老大共同统治。

不少政权为了加强控制或集中资源,对地方行政区划做了调整,结果导致州郡的数量急剧增多。《隋书·地理志》提到,在隋朝时,各级郡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90个之多。这种州郡县制度的过度使用,使得政府运作变得低效,官僚机构也变得庞大起来。

从唐朝起,每个朝代都调整过行政区划,主要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像唐朝的“道”、宋朝的“府路”、还有元朝的“行省”制度,都是在原有的州级别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设立了新的行政区域。比如,唐朝的道差不多就像我们现在的省级单位,宋朝的府路则像是省加上市级别,而元朝的行省制度则是后来省份划分的起点。

“九州”这个词已经不单单是指一个地方了,它就像陆游在诗里用它来代表中原那样,现在它代表的是我们祖国的形象,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和爱国之心。

现在说起“九州”,大家通常不只是指古代的几个大区域,更是一种文化上的紧密联系,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就像古话说的,“人生三喜,他乡遇故知”,这种感觉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地方,而是一种不分地域的牵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种精神,其实就是九州文化在我们心中悄悄种下的好品质。

从古至今,“九州”这个名字已经不只是指一个地方,它代表了一种文化象征,就像我们团结一心、深爱祖国的象征一样。这种对家的认同,不管时间怎么流转,空间怎么变换,都牢牢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而且会一直流传下去。

相关推荐

​在路上出生的诗人——食指,诗两首品读

​在路上出生的诗人——食指,诗两首品读

195

在路上出生的诗人——食指,诗两首品读 诗人食指,本名郭路生,朦胧诗的代表性人物,早于“朦胧诗五人”,被称之为“朦胧诗的鼻祖”,又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 1948年生...

​山西这些隐藏特产你知道几个

​山西这些隐藏特产你知道几个

101

山西这些隐藏特产你知道几个 最近网上开始了全国特产大摸底挑战,这一下可把本地人都弄破防了!山西盛产大闸蟹让无数个山西人陷入了沉默,那山西还有哪些特产是你不知道的吗?...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钱”姓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钱”姓

89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钱”姓 钱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九十三位姓氏,尤盛于苏浙皖地区。当今钱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0.19%,总人口大约在249万。 钱的名义 钱,本义是铫,古代一种...

​小狗图片大全

60

小狗图片大全 赫斯基狗特写的枪口 有不同眼睛的哈士奇犬。黑色和白色的哈士奇。棕色和蓝色的眼睛 Doggie Outdoors 一只狗在狗狗看护中心的特写镜头 狗和猫咪在绿色草地上看 采取在旅...

​恶搞整人的微信说说,趣味十足,笑到满地找牙

​恶搞整人的微信说说,趣味十足,笑到满地找牙

118

恶搞整人的微信说说,趣味十足,笑到满地找牙 一、你长得很有创意,活着是你的勇气,丑并非你的本意,如果没有了你,谁能衬托出世界的美丽! 二、神知道你口渴,创造了水;神...

​王益娟:群众口中的“丫头”身份揭秘

​王益娟:群众口中的“丫头”身份揭秘

63

王益娟:群众口中的“丫头”身份揭秘 江苏海安市的王益娟是一名教导员,负责海安市公安局南莫派出所。她在所里工作了13年,一直以来都将服务群众视为自己的本分,希望能为大家...

​鹤洞大桥——天堑变通途?(下)

​鹤洞大桥——天堑变通途?(下)

89

鹤洞大桥——天堑变通途?(下) 上篇文章我们简单的概括了目前非机动车群体往来河南芳村两地所面临的困难,亦有不少读者在留言分享自己的见解。 而今期文章,则逐一分析各种...

​十部超震撼大型灾难电影,你看过几部?

​十部超震撼大型灾难电影,你看过几部?

135

十部超震撼大型灾难电影,你看过几部? 《2012》 太阳活动异常导致地球面临灭顶之灾,各国政 府秘密制造方舟以躲避浩劫。杰克逊和家人经历了一系列怪事,遇到了预言世界末日的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