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通管局:为制造强省拉紧数字化共识纽带|走读标识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广东省通信管理局通过‘推行政策、强化组织、资金引导’等系列组合拳,奋力开创我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突破性局面,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政策引领的先驱者。”
近年来,广东省以抓工业互联网发展契机,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广东省大力支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和相关应用、平台建设工作。经过5年的建设与推广,广东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如何赋能数字经济,未来如何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南方+记者专访时,对此一一作出解答。
2022年广东省五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同时上线(资料图)
二级节点建设数居全国第二
南方+:2018年11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正式开通,目前发展情况如何?
省通管局:在全省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国家顶级节点(广州)目前已建成,通过核心链路梳理、系统性能摸底、环境资源调优、系统安全加固等手段,逐步提升国家顶级节点(广州)解析服务、安全保障、数据管理、中枢接入水平等系统能力,全省网络访问性能和数据流通安全性显著提升,二级节点系统保持长期平稳运行。对比全国31个省(区、市),广东省在二级节点建设数上排名第二,累计标识注册量、标识解析量、接入企业数的指标均排全国前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逐步深入我省制造业方方面面。依托互联网域名K根、A根镜像服务器成功落户广州市,国家顶级节点(广州)初步形成了“域名、标识”两大基础功能融合的发展趋势,对外逐级实现面向广东省和周边省份及国际上不同解析技术体系间的互联互通,积极构建合作开放的标识解析生态体系。
撬动企业总投资累计达15亿元
南方+:经过5年的建设与推广,广东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已从“怎么建”迈入“怎么用”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怎样的效果,收获了哪些“广东经验”?
省通管局: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省政府持续发扬“解放思想、先试先行”的创新精神,在2018年率先发布一系列关于深化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随后各地市相继出台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相关的配套扶持政策,营造了“定位准、实招多”的广东特色政策环境。2019年,我局牵头成立“广东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建设协调小组”,统筹我省标识解析建设日常事务及工作安排,为节点建设及创新应用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自2019年开始,我局每年制定发布广东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专项资金扶持政策,推动我省工业企业积极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实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集成创新工程,当前撬动企业总投资已累计达到15亿元。作为政府主管部门,我局通过“推行政策、强化组织、资金引导”等系列组合拳,奋力开创我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突破性局面,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政策引领的先驱者。
在应用成效方面,我局按照“先典型引路,再应用推广”的工作思路,引导节点企业逐渐形成供应链协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多种创新应用模式,如裕申科技利用标识自动获取原材料生产最优配方等应用案例,在区域、行业内均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助力工业企业实现提质、降本、增效和品牌建设。
在生态体系方面,我局推动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利用“基础网络服务、递归节点建设、二级节点技术支撑”等多种方式参与到标识解析建设工作中,中船等大型行业龙头企业陆续加入标识体系里,产业联盟、各行业协会也在标准化制定工作中持续发力,逐步形成开放共享、创新共生的标识生态圈。
在宣传活动方面,我局积极搭建“大会集中宣贯、小会主题培训、比赛交流探讨、案例成效展示”的全媒体宣传矩阵,在全国率先打造了集“节点部署、应用创新、公共服务、区域发展”等内容于一身的国家顶级节点(广州)创新中心展厅,为广东建设制造强省织牢数字化共识纽带。
加快推动标识应用规模化发展
南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设与应用中还面临着哪些难点?接下来将重点抓好哪些方面工作?
省通管局: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因为部分企业对标识认知程度有限、数据安全顾虑无法打消、标识应用缺乏明显盈利模式等,标识应用存在着部署难、使用难、维护难、推广难等问题;二是规模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表现在全省各地市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数字化水平不一致、不平衡,二级节点在珠三角以外的地区覆盖面较窄,导致广东工业互联网标识建设进入质量亟待提升的新时期。
下一步,我局将从三方面继续推进我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建设工作:一是继续强化网络基础引领优势,推进5G、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与国家顶级节点(广州)进一步融合升级,加快推动标识应用规模化发展,引导标识产业生态资源进一步完善;二是严格履行标识解析属地监管职责,督促相关提供标识服务的机构按照《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办法》做好相关许可申请工作,压实主体责任,引导其遵循必要的规范和原则依法依规提供服务;三是加强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保障,综合运用态势感知、威胁情报、分类分级等技术和管理手段,建立标识解析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持续为工业互联网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采写】南方+记者 郜小平
【调研】高欣 王子彰
【支持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作者】 郜小平
南方产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