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对外战争”战无不胜“(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新中国对外战争”战无不胜“(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在这次事件中,苏联政府称珍宝岛属于苏联,反诬中国边防军人侵苏联,并且公布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抗议照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珍宝岛无可争议地是属于中国的领土,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在中国的管辖之下,有中国边防部队进行巡逻。苏联的所谓“抗议照会”是推行社会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强盗逻辑。
六十年代中期后,苏联不断对中国实施军事压力和威胁,在中苏边界上挑起事端,从1964年10月至1969年2月,苏联军队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各种边境事件达4180余起。1967年后,苏联边防军开始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巡逻队上岛巡逻,多次制造流血事件,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官兵多人,抓捕中国渔民。对于苏军的挑衅行径,中国边防部队严格执行中国政府、中央军委的指示,采取了极大的克制忍让,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和警告置若罔闻,苏联边防军的挑衅行为毫无收敛。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历来为中国领土。
珍宝岛以酷似中国的金元宝而得名,与七里沁岛相距20公里,都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珍宝岛19世纪还是中国江岸的一部分,直到20世纪初被洪水冲刷出一个江汊子后才形成岛屿。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开始。进行了3场战斗,但规模很小,只限定在这座小岛上。
第一次,1969年3月2日上午,中国边防站派出例行巡逻分队分成两组进行巡逻。第一组抵近珍宝岛时,苏边防军立即从珍宝岛的上游和下游两个方向,出动70多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带篷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荷枪实弹,抢先进入珍宝岛,阻止中国边防分队执行巡逻任务,并端起冲锋枪向中国士兵开了第一枪。即刻两军交火,展开激战,历时90分钟。中国边防部队驱逐了入侵珍宝岛的苏联边防军。
(珍宝岛战役苏军阵亡照片)
第二次,1969年3月13日,苏军3辆坦克开进中方的江叉子。中方观察苏方坦克后面没有步兵跟进,属火力侦察,便静静等待,仅用迫击炮将坦克赶走。15日凌晨,苏联边防军步兵60余人,趁拂晓前的夜幕,在6辆装甲车的掩护下,从珍宝岛北端侵入,向守岛的中国边防部队大举进攻。中国边防部队集中火力将步兵与装甲车分割,使其不能相互配合,同时,又用火箭筒和大炮打击苏联边防军装甲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中国边防部队打退了苏联边防军的第一次进攻……全天,中方与苏联边防军的50余辆坦克、装甲车和大量的步兵进行激战近9个小时,顶住了苏联边防军的6次炮火袭击,粉碎了苏联边防军的3次进攻。一辆苏联最新型的T─62型坦克被炸断履带,滞留在中国江叉的冰面上,成为苏联边防军入侵中国领土的铁证。因此,苏联边防军千方百计想夺回这辆坦克。
第三次,1969年3月17日凌晨,苏联边防军猛烈炮击中国边防部队的前沿阵地和纵深6公里的地域。接着,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出动70余人入侵珍宝岛,在岛上敷设了1000余枚地雷。苏联边防军布雷时,预留了一条宽20米的通路,以便把炸坏履带的T─62型坦克拖回去。为了粉碎苏联边防军强行拖走坦克的企图,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拦阻登岛的苏联边防军。17时,苏联边防军停止炮击,中国边防部队在5分钟后也停止反击。侵入珍宝岛的苏联边防军逃回了苏联境内。双方在炮战抢坦克时,结果把一米半多厚的冰打塌了,坦克掉到江里,双方炮战就停止了。我方调来潜水员打捞坦克时苏方没有发觉,等到他们发现时已经晚了,坦克已经被中方拖走,现在存放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内。
珍宝岛冲突后不久,1969年8月,中国在岛上建立了营房,开始常年驻守该岛。如今,岛上的营房已经换了五代,4名解放军官兵在这里行使着国家的主权,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68位战士,则安眠于宝清县的珍宝岛烈士陵园。只有岛上林中依旧埋藏的2000多枚地雷和偶尔可见的雷场标志,还能让人追溯回当年炮火隆隆的时光。
2005年4月27日,全国人大批准《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2005年2月2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表决批准该协议。根据该协议,珍宝岛是中国的领土。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老孟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