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如何成为世界通货膨胀最严重地区,号称通货膨胀之神的?
当非洲第四大河的赞比西河滚滚流向津巴布韦和赞比亚交界处由1.5亿年前地壳运动形成的断裂谷轰鸣而下时,形成了世界最为著名瀑布奇观—维多利亚瀑布。
瀑布南侧的津巴布韦近代的命运也如瀑布般奔流坠入天堑。
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重要的文明发源地,这里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煤、铬、铁、石棉、金、银、锂、铌、铅、锌等等在这里均有矿藏。其中煤、铁、铬、石棉等矿藏更以量多质好饮誉世界。
自11世纪时开始,当地人便用他们生产的黄金、象牙与铜矿等重要物资去交换来自波斯湾地区的布料与玻璃等生产品,也因此他们的发展极为迅速,15世纪时,已成为非洲南部最大的邦国。
19世纪,英国殖民津巴布韦,接管了此处的矿产开采,并开始大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得益于津巴布韦肥沃的土地,在英国的统治时期农业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且在非洲名列前茅,号称“非洲的面包篮子”。得益于英国的经济建设和带来的先进医疗技术,这里的民众的生活质量反而变得更好,在这一时期,津巴布韦人口翻了15倍。
但是没有人愿意被别人统治,因此从英国开始殖民统治的那一天,津巴布韦人民也开始了反对英国统治的武装反抗运动。
进入20世纪,世界上长期被压迫和剥削的殖民地人民受欧洲启蒙运动思想传承的影响,纷纷开始反抗殖民统治,搞起独立运动。
津巴布韦的人民也大受鼓舞,随着英国国力的衰弱,对于津巴布韦的掌控力也越来越弱,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津巴布韦独立了。
独立之初的津巴布韦依然留存着许多的欧洲白裔,他们是当初殖民者留下的后代,他们也把津巴布韦当成了自己的国家。此时的津巴布韦人均GDP为947美元,但全国40%的农田由5000家白人农场控制,主要生产烟草、牛肉、糖、棉花和玉米,农场产值占全国GDP的40%和外汇收入的60%,而黑人得到的土地和收入却很少,且是贫瘠之地。
面对这一情况,津巴布韦从多年的反抗战争中脱颖而出的首位黑人总统穆加贝上台后便开始驱逐白人,意图将所有农场都交给黑人管理,但不是交给平民而是自己的军队和手下,面对驱逐大部分的白人选择逃离津巴布韦,但是他们的离开带走大量资金和生产资料,而穆加贝的手下的军队只会打仗对于经营的事情一窍不通,便使得大片农场荒废或产量急剧下降。
同时穆加贝为了获得平民的支持,还大幅增加医疗、教育等等社会福利开支。
刚开始几年黑人兄弟靠着之前白人积攒下的家底过的还是很开心的,还和隔壁打起了仗,但是随着收入的持续降低,和国家的开销持续增加,整个国家的经济直线下降。
到2000年,津巴布韦人均GDP仅有565美元。
但穆加贝将国家经济衰落问题的责任抛给了白人,并乘机强行将仅有的白人的土地征收归自己所有,并且禁止白人拥有私人财产,面对这样的情境几乎全部的白人都选择离开了津巴布韦,自2000开始,至2008左右年津巴布韦白人数量从20万锐减至1万,而这对于津巴布韦来说等于是把自己推入深渊。
在此期间,津巴布韦农业彻底崩溃,矿产收入大幅度减少,失业率飙升至80%,许多平民被饿死,津巴布韦从非洲“面包篮子”变成了严重缺粮国家。
虽然平民的生活水深火热,但穆加贝和他们的亲信们过的很富足,他们不会理会平民的痛苦,面对粮食短缺带来的经济崩溃,他的解决办法是毫无理性的疯狂印钱,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津巴布韦银行发行的纸币面额,从100元、1000元、10000元迅速发展到1亿元、10亿元、100亿元、1000亿元。
2008年津巴布韦人均GDP降至352美元,而通货膨胀创下人类历史纪录为:231000000%。
面对如此高的通胀,穆加贝的解决办法是印制更大面额的纸币。
2009年,津巴布韦发行100万亿大钞,比我们的冥币面额还大,又创下人类货币历史纪录,同时穆加贝为了减少负面声音还禁止相关部门以后公布通胀数据。
这样根本无法解决国内的根本经济问题,或者说穆加贝根本没有想解决津巴布韦的经济问题,他想的可能只是自己和家人、亲信的富裕。
随着越来越大的纸币的发现,出现的是越来越多饿死的津巴布韦的平民,与英国的殖民者相比,好像穆加贝对于平民的压榨更像一个殖民者。
2017年,93岁的穆加贝终于被推翻,开始流亡海外。
但是他的继任者只是一个翻版的穆加贝,他在意的还是自己的利益,目前矿产是津巴布韦的仅存的经济收入,而津巴布韦平民的未来依旧看不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