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皇族—北周皇室宇文家族世系

因为图片宽窄与字号大小限制,本文不可能列出北周所有的宗室。
但是
本文列出了北周所有的皇子与皇子的嫡世子。
《周书 卷一 帝纪第一 太祖上》
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
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有葛乌菟者,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总十二部落,世为大人。
其后曰普回,因狩得玉玺三纽,有文曰“皇帝玺”。普回心异之,以为天授。其俗谓天曰宇,谓君曰文,因号宇文国,并以为氏焉。普回子莫那,自阴山南徙,始居辽西,是曰献侯,为魏舅生之国。
九世至侯豆归,为慕容晁所灭。其子陵仕燕,拜驸马都尉,封玄菟公。魏道武将攻中山,陵从慕容宝御之。宝败,陵率甲骑五百归魏,拜都牧主,赐爵安定侯。天兴初,徙豪杰于代都,陵随例迁武川焉。
陵生系,系生韬,并以武略称。韬生肱。肱任侠有气干。正光末,沃野镇人破六汗拔陵作乱,远近多应之。其伪署王卫可孤徒党最盛。肱乃纠合乡里斩可孤,其众乃散。后避地中山,遂陷于鲜于修礼。修礼令肱还统其部众。后为定州军所破,殁于阵。武成初,追尊曰德皇帝。
太祖,德皇帝之少子也。
《魏书 卷一百三 列传第九十一 匈奴宇文莫槐》
匈奴宇文莫槐,出于辽东塞外,其先南单于远属也,世为东部大人。其语与鲜卑颇异。人皆剪发而留其顶上,以为首饰,长过数寸则截短之。妇女披长襦及足,而无裳焉。秋收鸟头为毒药,以射**。莫槐虐用其民,为部人所杀,更立其弟普拨为大人。
普拨死,子丘不勤立,尚平文女。丘不勤死,子莫廆立,本名犯太祖讳,莫廆遣弟屈云攻慕容廆,廆击破之;又遣别部素延伐慕容廆于棘城,复为慕容廆所破。时莫廆部众强盛,自称单于,塞外诸部咸畏惮之。
莫廆死,子逊昵延立,率众攻慕容廆于棘城。廆子翰先戍于外,逊昵延谓其众曰:“翰素果勇,必为人患,宜先取之,城不足忧也。”乃分骑数千袭翰。翰闻之,使人诈为段末波使者,逆谓逊昵延曰:“翰数为吾患,久思除之,今闻来讨,甚善,戒严相待,宜兼路早赴。”朝设伏待之,逊昵延以为信然,长驱不备,至于伏所,为翰所虏。翰驰使告廆,乘胜遂进,及晨而至。廆亦尽锐应之。逊昵延见而方严,率众逆战,前锋始交,而翰已入其营,纵火燎之,众乃大溃,逊昵延单马奔还,悉俘其众。逊昵延父子世雄漠北,又先得玉玺三纽,自言为天所相,每自夸大。及此败也,乃卑辞厚币,遣使朝献于昭帝,帝嘉之,以女妻焉。
逊昵延死,子乞得龟立,复伐慕容廆,廆拒之。惠帝三年,乞得龟屯保浇水,固垒不战,遣其兄悉跋堆袭廆子仁于柏林,仁逆击,斩悉跋堆。廆又攻乞得龟克之,乞得龟单骑夜奔,悉虏其众。乘胜长驱,入其国城,收资财亿计,徙部民数万户以归。先是,海出大龟,枯死于平郭,至是而乞得龟败。
别部人逸豆归杀乞得龟而自立,与慕容晃相攻击,遣其国相莫浑伐晃,而莫浑荒酒纵猎,为晃所破,死者万余人。建国八年,晃伐逸豆归,逸豆归拒之,为晃所败,杀其骁将涉亦干。逸豆归远遁漠北,遂奔高丽。晃徙其部众五千余落于昌黎,自此散灭矣。
宇文世家的前世今生
东汉和帝年间,大将军窦宪派右校尉耿夔击破北匈奴,“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后汉书》
宇文部第一代首领应该是葛乌菟。从《后汉书》《周书》可以看出,宇文部早期,主体是匈奴后裔,语言上自然属于阿尔泰语系匈奴-铁勒语族。后期越来越多的鲜卑人依附,逐渐鲜卑化,成为东部鲜卑的一支。
后来,一个叫普回当任大人后,在打猎时偶然拾到一颗玉玺,上刻“皇帝玺”三字,自以为是天授神权,于是自号宇文。从此宇文成了这一个部落首长的姓。普回之子宇文莫那,自阴山南迁至辽西,被后来南北朝的北周尊为献侯,并奉为始祖。
再后来传到莫槐在293年因苛待人民而被族人杀死,弟弟普拨被立为首领。普拨死后,其子宇文丘不勤继位。
293年,拓跋部鲜卑首领拓跋绰曾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丘不勤为妻。丘不勤在位期间不详,死后由其子宇文莫圭继位。
《魏书》为了避北魏道武帝拓跋圭讳,把莫圭改称莫廆,而《晋书》则作莫圭。晋太安年间,莫圭曾出兵进攻慕容廆失败,但当时其部众仍然十分强盛,莫圭自称单于,塞外诸部对他也有畏惮之心。莫圭在位年期不明,死后由其子宇文逊昵延继位。
据《魏书·帝纪第一》记载,逊昵延在298年向拓跋部首领拓跋禄官朝贡,禄官“嘉其诚款”,把长女嫁给逊昵延为妻。然按《魏书》系以北魏拓跋氏为中心记载,而拓跋部为北魏皇族先世,故名虽为朝贡,实则应为一般的部族间通婚。逊昵延在位期间,曾率兵进攻慕容廆,在棘城(今辽宁义县附近)大败,部众溃散,逊昵延单人匹马逃回,部众皆为慕容廆所俘。此役《晋书》称发生于晋太兴初年,《资治通鉴》称此役发生于晋太兴二年(319年),两书称宇文部首领为悉独官。但《魏书·列传第九十一》则称逊昵延在此役后“乃卑辞厚币,遣使朝献于昭帝(即拓跋禄官),帝嘉之,以女妻焉。”以向拓跋部靠拢。不过拓跋禄官是在307年去世的,《魏书·列传第九十一》此段记载与《晋书》及《通鉴》有矛盾,又与《魏书·帝纪第一》298年的记载高度雷同,故此处有误之可能性应较高。逊昵延在位年期不明,死后由其子宇文乞得龟继位。
宇文乞得龟,《资治通鉴》作乞得归,前任首领宇文逊昵延之子,逊昵延死后由其继位。325年,后赵石勒加乞得龟官爵,乞得龟奉石勒命出兵攻慕容廆。慕容廆遣世子慕容皝,与拓跋部、段部三方面共同迎战。慕容廆以裴嶷为右翼,慕容仁为左翼。乞得龟据守浇水(今西拉木伦河)。乞得龟另派其侄宇文悉拔雄抵御慕容仁。慕容仁击杀了悉拔雄,乘胜与慕容皝攻乞得龟,大破乞得龟军。乞得龟弃军逃走,皝、仁进入其根据地,派轻兵追击乞得龟,“过其国三百余里而还,尽获其国重器,畜产以百万计,民之降附者数万。”
后来,《资治通鉴》记载:333年,当时身为宇文部东部首领的逸豆归驱逐了其主宇文乞得龟而自立,慕容部鲜卑首领慕容皝出兵声讨,逸豆归惧而请和;而《魏书》则称“逸豆归杀乞得龟而自立”。慕容皝庶兄慕容翰曾逃奔宇文部,但后来为逸豆归所忌,遂返慕容部,他对逸豆归的评语是:“篡窃得国,群情不附。”、“性识庸暗”,并称当时的宇文部“将帅非才,国无防卫,军无部伍。”343年,逸豆归遣其相莫浅浑率兵攻前燕(慕容部是其前身),莫浅浑因轻敌而大败,仅仅逃出一命,士卒皆为燕军所俘。前燕在次年(344年)出兵攻逸豆归,攻下了宇文部的都城,逸豆归逃往漠北,后来死于该地,宇文部也因此散亡,由于逸豆归在位时依附后赵,前燕攻宇文部时,后赵天王石虎曾出兵相救,但赵军到达前宇文部已灭亡。不过,《魏书》的记载却称该战役系发生于345年,结果逸豆远遁漠北,后来逃往高丽。慕容皝将其部众五千余落迁至昌黎(今辽宁朝阳市),宇文部自此散灭。
宇文陵,宇文逸豆归之子。宇文逸豆归为前燕所败后,宇文陵归降前燕,后又相继仕于前秦和后燕,为后燕驸马,封玄菟公。北魏太祖拓跋圭皇始二年(397年),北魏攻破后燕国都中山,宇文陵复降于北魏。次年,北魏将原后燕贵族迁至其京城平城附近,以加强控制,宇文陵被迁到武川,后世居于此。
在被慕容部消灭后。有一旁支后来在南北朝时发展成库莫奚族,该族于隋朝后被称为奚族。而另外一支迭剌部也在南北朝时发展成一个在后世颇具影响力的部族: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契丹。

下面,让我们揭露一个令人惊惧的事实!
1、宇文胄:邵景公宇文什肥之子。大象二年,宇文胄与尉迟迥起事反对杨坚,被清河郡公杨素所杀,国除。
2、宇文洽:蔡国公宇文广之子。大定中,隋文辅政,以宗室被害,国除。
3、宇文护:邵惠公宇文颢第三子。北周建立后,三年内连杀宇文觉、拓跋廓、宇文毓三帝。名臣赵贵、独孤信对其掌权不满,暗中策划将其除掉,事败后纷纷被害。宇文护不但未受到任何处罚,反倒在宇文邕即位后升任大冢宰。一时间权倾朝野,连皇帝都对他畏惧三分。天和七年三月十八日,宇文护从同州回到长安,在含仁殿被宇文邕杀死,其子嗣也全部被诛杀,国除。
4、宇文亮:杞烈公宇文元宝之子。大象初,宇文亮与韦孝宽等伐陈。走到一半,宇文亮对长史杜士峻说:“主上淫纵滋甚,社稷将危。吾既忝宗枝,不忍坐见倾覆。今若袭取郧国公而并其众,推诸父为主,鼓行而前,谁敢不从。”于是,宇文亮率领数百骑夜袭韦孝宽营。韦孝宽得到消息,击败宇文亮,并追斩之。宇文亮子明坐连诛,国除。
5、宇文椿:宇文亮之弟。宇文亮并其子被诛杀后,继承其爵位。大定初年,宇文椿为隋文帝杨坚所害,并诛杀其五子宇文道宗、宇文本、宇文仁邻、宇文武子、宇文礼献,国除。
6、宇文至:莒穆公宇文菩提之子。建德初,宇文护被诛,宇文至坐连诛,国除。
7、宇文贤:明帝宇文毓之子。大定中,隋文辅政,以宗室被害,并诛杀其子弘义、恭道、树娘等,国除。
8、宇文贞:宇文贤之弟。大定中,隋文辅政,以宗室被害,并诛杀其子宇文德文,国除。
9、宇文实:宋国公宇文震之子。大定中,隋文辅政,以宗室被害,国除。
10、宇文康:孝闵帝宇文觉之子。建德五年,宇文康因“为人骄傲自负不守法度”被赐死。其子宇文湜嗣位。大定年间,宇文湜为隋文帝所害,国除。
11、宇文阐:宣帝宇文赟长子,北周最后一位皇帝。大成元年正月,被立为皇太子。二月受父传位登基,改元大象。大定元年,被迫禅位于丞相杨坚,北周灭亡,被杨坚降封为介国公。开皇元年,杨坚派人害死宇文阐,时年九岁。
12、宇文衎:宇文阐之弟。开皇元年,杨坚派人害死宇文衎。
13、宇文术:宇文阐之弟。开皇元年,杨坚派人害死宇文术。
14、宇文赞:武帝之子。大定中,隋文辅政,以宗室被害,并诛杀其子道德、道智、道义等,国除。
15、宇文贽:宇文赞之弟。大定中,隋文辅政,以宗室被害,并诛杀其子靖智、靖仁等,国除。
16、宇文宪:武帝之弟。宇文宪善计谋,多策略,尤擅安抚驾驭部署,知人善任,冲锋陷阵,身先士卒,部众对他心悦诚服,都愿为他效力。灭亡北齐后,宇文宪自感威名越来越大,就暗自考虑退隐。武帝死后,宣帝即位,宣帝认为宇文宪辈分高名望大,对他十分嫉恨害怕,不久将其杀害,时年三十五岁。其子宇文贵聪敏,明察秋毫,武成二年暴亡,时年十七。
17、宇文直:武帝之弟。建德三年,晋封卫王。阴谋反叛,被处死,并诛杀其子贺、宾、塞、响、贾、秘、津、乾理、乾璪、乾悰等十人,国除。
18、宇文招:武帝之弟。北周静帝在位时,外戚杨坚专权揽政,阴谋篡位,宇文招暗中打算诛杀杨坚。不久,东窗事发,杨坚诛杀宇文招并其五子员、贯、乾铣、乾铃、乾铿,国除。
19、宇文乾恽:武帝之弟宇文俭之子。大定中,为隋文帝所害,国除。
20、宇文纯:武帝之弟。大象二年,朝京师。时隋文帝专政,剪落宗枝,遂害纯,并诛杀其子谦、让、议等,国除。
21、宇文盛:武帝之弟。大象二年,朝京师。时隋文帝专政,剪落宗枝,遂害盛,并诛杀其子忱、忭、恢、懫、忻等,国除。
22、宇文达:武帝之弟。大象二年,朝京师。时隋文帝专政,剪落宗枝,遂害达,并诛杀其子执、转等,国除。
23、宇文绚:武帝之弟宇文通之子。大象中,为隋文帝所害,国除。
24、宇文逌:武帝之弟。大象二年,朝京师。时隋文帝专政,剪落宗枝,遂害逌,并诛杀其子祐、裕、礼、禧等,国除。

令人恐怖的事实:除开晋荡公护及其各子被武帝邕诛外。其他在世系表每一行最后一个人(也就是每一支最后一代),都被隋文帝所杀!就连倒数第二代,80%也是被隋文帝所杀,剩下20%不是早夭,就是被武帝邕诛杀!
也就是说,北周宇文皇族,有正史记载的,全部灭绝,没一人活到隋朝。除开最后一个皇帝,也是隋朝开皇元年五月就挂了!
中国历史上,前朝皇族男性成员,被后朝皇帝一个不剩全部诛杀的唯一案例。
甚至比大众熟知的刘裕屠司马氏狠多了。可以说隋文帝杨坚拿着北周族谱一个一个找着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