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蜻蜓点水"的功夫是怎样练成的?请看下文!
来源中国军网
矢志万里云天。
初冬时节。空军某机场战鹰频繁起降。远方,一架战鹰缓缓驶来,轻盈落地。
“漂亮!落地动作真是没得说,不愧是在‘航空飞镖’国际军事比赛上‘一落定音’的人,咱们以后得好好学习。”飞行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羡慕。
谁人不知,想在国际军事比赛中拿到好名次绝非易事,是谁能“一落定音”?这样的功夫又是怎样练成的?
时光倒流,让我们一起回顾那场扣人心弦的精准着陆,领略中国空军飞行员的风采。
8月的这一天,辽阔的太平川靶场云层低压,聚焦靶场观礼台人头攒动,数以千计的观众翘首以盼,天气闷热难耐却丝毫不能阻挡中外观众一睹“航空飞镖”国际军事比赛的热情。
宽大的LED显示屏上,开放日的视频回放让观众惊叹之余对第二阶段的比赛充满期待,不时仰望着高远的天空。
“这样的天气会不会影响比赛成绩?”抬眼望去,厚厚的云层让现场观众不时发出忧虑的感叹。
呼啸云天。 赵南楠摄
遥远的天空,空军航空兵某部飞行员蔡宗君以出色表现完成飞行特技等训练科目后进入三转弯。驾驶战机的“80后”一级飞行员蔡宗君深吸了一口气,平静了下情绪。
地面呼叫:“15号,保持状态、注意调整速度。”
“15号明白。”目视跑道中心线,蔡宗君暗自鼓劲。
下滑带杆拉平。战机一点点接近跑道,在T字布上轻盈着陆,“哧”地擦出一缕青烟。随着一朵伞花绽放,战机缓缓停在着陆线。
“好的!”指挥员高兴得叫出声来。蔡宗君精准着陆,顺利拿到30分。
走下飞机的蔡宗君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这一落不负厚望,这一落百炼成钢。
据“航空飞镖-2017”国际军事比赛规定,比赛的第二阶段,完成任务后的双机解散,单机自高度300-500米航线着陆,并判定僚机在精准着陆带内的着陆精度,只有准确落在T字布内±25米内才能取得满分。
刚拿到比赛规定时,“精准着陆”这项让这个“巴蜀汉子”心里平添了几分压力。
特技动作炫舞蓝天。
俗话说:上天容易,下来难。着陆本就是一个难点,比赛规定又改动不少,且只对僚机进行打分。
只对僚机打分。看似腼腆,内心强大的蔡宗君告诉自己绝不拖后腿。
规则的变化要求操纵更精准,速度、高度把控更严格,稍有不慎飞机就会落偏。起初,蔡宗君在此高度始终无法找准T字布。落点不是远就是近,着实让他郁闷了一阵。
返场后,他就对着视频资料和地面人员观察的飞机运动趋势,反复研究查找问题,虚心向飞得好的战友求教。
一个起落没做好,就对着视频一帧帧找问题。一个环节没做好,他就在本上抄写20遍,反复强化记忆。每天晚饭后,他总要跑去训练场,拿着模型一遍遍练习。
苦心人天不负。凭着一股子执着,蔡宗君的着陆点离T字布越来越近,他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7月某日,天色阴霾。备赛训练返场途中,蔡宗君发现座舱盖上落上了雨滴。要下雨了,蔡宗君心里一沉,转念又想:比赛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雨中着陆也是检验着陆技术难得的契机。
雨下得越来越大,飞机进入三转弯时雨水遮住了前风挡,蔡宗君只能从两侧观察下滑曲线,努力操控飞机进入着陆航线,保持飞机状态。飞机由远而近,缓缓而过,机轮在T字布犁起一片浪花的时候,蔡宗君会心地笑了。
当晚,蔡宗君在飞行日记中写道:“今天我终于做到了,感觉可真好,期待‘航空飞镖’比赛,我能让中国空军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