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帮砍价,小心被“套路”

朋友圈帮砍价,小心被“套路”

“帮忙砍价”多是噱头,耗费时间和精力,得到的实惠并不多;点击砍价链接可能导致密码等个人信息泄露,甚至手机“中毒”,钱财被骗。

本报记者 肖红凤

微信朋友圈里经常会看到一些朋友发送帮忙砍价的信息,有些商家甚至建立了专门的砍价群。商家称,砍价的人越多,商品的价格就越低,甚至可以免费拿到商品。然而记者采访发现,其实每个人砍价的金额也就在几元钱左右,有的甚至只能砍掉几分钱。这样算来,即使一款百元的商品,也至少需要上百人帮忙砍价才能免费拿到。另外,点击砍价链接还可能导致信息泄露,造成一定的风险。所以,业内人士提醒市民,“优惠”有风险,砍价需谨慎。

■ 规则简单,点击链接可直接砍价

“想买这套化妆品,请大家帮忙砍价。”“砍价成功就能0元购买商品”……在朋友圈里,人们经常能看到类似这样的砍价信息。

朋友圈作为现代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了很多商家的营销阵地。各商家的营销方式也是层出不穷,继转发、集赞之后,又推出了砍价活动。砍价规则很简单,只要在朋友圈发送砍价链接,朋友点击进入即可进行砍价,砍掉多少,商品价格便可减少相应的金额。所以,帮忙砍价的人越多,价格就会越优惠,有的商家甚至宣称可以砍到0元,免费拿到商品。

除了这种在朋友圈发送链接让朋友帮忙砍价外,各种砍价群也悄然兴起。记者了解到,想加入砍价群,有的需要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进群,有的则需要被群成员拉进群。在一个互助砍价群里,记者看到,这个群的上限是500人,群里已经有近400人,在这里你可以帮人砍价,也可以请大家帮自己砍价,操作非常简单。

■ 优惠有限,“免费拿商品”基本不可能

“砍价力量大,砍到最低价。”商家的宣传对消费者确实存在很大吸引力,但情况真的如此吗?

近日,市民陈红在网上看中一套化妆品,价格是1562元。看到商家有砍价活动,她就转发了朋友圈。“朋友们都挺给力的,很多人帮忙砍,但是一般也就是几毛钱或几块钱,最终也只比原价便宜了200多元。”陈红说,这样的砍价让她觉得既费神又不好意思,“麻烦了很多人却没得到多大的实惠。”

对于商家“可以砍到0元”“免费拿商品”的宣传,不少参与过砍价的网友表示,“这只是个传说,基本不可能”。

石女士在帮朋友看中的一款料理机砍价时,看到页面显示已有1000多人免费拿到了这款商品,便动了心,也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条砍价信息。“最后拿到手的价格差不多是原价的一半。”石女士说,虽然这种砍价活动对参与人数没有限制,但往往会有时间限制,虽然她不断地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转发砍价链接,但最终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把商品价格砍到0元。“一个人砍下来的价格基本都是几分钱,根本不可能砍到0元,不知道那些免费拿到的人是怎么做到的。”石女士吐槽说。

记者发现,通过砍价免费拿商品的活动一般都会要求先关注相关微信公众号,或是要求下载APP才能操作。但大多参与者反映,砍价商品的价格及成功率和花费的时间、精力并不成正比。

■ 存在隐患,砍价活动诈骗套路多

市民李先生在帮一个朋友砍价后,经常收到一些陌生的电话或短信,“砍价的时候输入了手机号,可能和这个有关”。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称,一位女士在帮朋友砍价后,卡里的钱被人盗刷。

事实上,微信砍价起初只是用于营销,通过“以用户去发展用户”的模式,商家用最少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但是后来,这种成本低、操作简单的模式被不法分子盯上,演变成一种新型的骗局。

业内人士分析,利用砍价诈骗的套路主要有三种:一是骗取个人信息。你转发了砍价的链接,价格如果被成功砍到0元后,页面便会跳出一个填写收货人信息的表格,包括姓名、电话、收货地址、身份证号等。这个过程中,你的个人信息就泄露了;二是骗取密码。转发链接后价格没有砍到0元,页面会提示砍到多少元就能以多少元购买。当你点击购买跳转到支付页面时,就需要填写密码,有些不法分子就会趁机盗刷你卡上的钱;三是手机中毒骗取钱财。这主要是在砍价链接中植入病毒,用户点击后,手机中毒,导致钱财被骗。

“现在,有些砍价活动确实是商家优惠促销,或者是发展客户群、增加粉丝量,但有的则纯粹是设计套路来套取用户信息,诈骗钱财。”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就砍价信息真实性和安全性而言,用户并不能很好地辨识,也就使得真假信息混乱传播,用户个人信息无法得到保障。

该业内人士提醒市民,对类似朋友圈发布的砍价赢大奖的营销需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填写个人信息;对于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核实对方具体身份后方可汇款;一旦遇到诈骗,请及时保存相关信息并报警。

>>>新闻链接

五种微信陷阱要警惕

每天刷刷朋友圈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可你不知道的是,这里潜伏着N多陷阱,需要引起注意。

陷阱一:性格测试

朋友圈里有各种测试,比如性格测试、另一半长相测试、有多少人暗恋你、你的名字值多少钱、你是电视剧里的谁,甚至是免费为你设计签名。实际上这大都是某些App开发的营销测试,需要你填写姓名、出生日期、微信号,在测试过程中你的隐私就已经被泄露出去了。

陷阱二:拼团买水果

“1斤智利车厘子5人团49.9元”“海南木瓜4个19.9元团,还差2人”……你收到过这类线上团购买水果的邀请吗?这些拼单主要目的是给商家积攒人气,增加App下载量。如果骗子获取了你的个人信息,你电子账户里的资金就有可能被盗取。

陷阱三:投票获奖

相信你一定有过被微信好友拉去朋友圈投票的经历,可实际上许多投票都是骗局,即便你花钱刷票也始终得不了第一名,因为数据排名是可以操控的。据警方调查,许多投票活动要求关注公众号、绑定手机或提供个人、家庭的真实信息。一旦骗子掌握了你的重要信息,就会编造车祸、重病等谣言进行诈骗。

陷阱四:转发领流量

很多人的朋友圈里出现过“转发送手机话费或流量”的活动,这种骗局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获得你的手机号,之后广告公司就会给这些目标发送信息,或天天打推销电话。

陷阱五:转发免费送

朋友圈里有人转发些免费送的内容,比如“我已经领取到了,活动是真实的”“仅限五百名”之类的,只要你转发并发送截图,就能免费送。这一方面骗取了你的地址和个人信息,另一方面还赚了钱(收取高额快递费)。据调查,所谓免费送的大品牌真品,大多是从一些购物网站上批发的,成品价相当低。

相关推荐

​惠州车管所的网址变了?是真的吗?

163

惠州车管所的网址变了?是真的吗? 最近,有车友在西子论坛报料,说他收到短信称车管所的网址变了?这是真的吗? 中午休息,醒来发现收到一条信息。车管所升级更换网址?这骗...

​她当初比奶茶妹妹还红,却被渣男拖累了

​她当初比奶茶妹妹还红,却被渣男拖累了

113

她当初比奶茶妹妹还红,却被渣男拖累了 周末陈自瑶以一张冷漠脸走红,可能很多人都忘记了这就是当初的猫扑女神。 陈自瑶中学毕业后就去做模特,很快拿到一个微软广告,广告照...

​山东蓬莱戚继光故里旅游:认识你不熟悉的他

​山东蓬莱戚继光故里旅游:认识你不熟悉的他

121

山东蓬莱戚继光故里旅游:认识你不熟悉的他 1戚继光故里简介 戚继光故里在山东省蓬莱市。故里保留有明代嘉靖年间修建的两座御赐牌坊和崇祯年间修建的 戚继光 祠堂。 1999年,重修...

​印刷机械设备的分类 印刷机械分为哪五种

64

印刷机械设备的分类 印刷机械分为哪五种 印刷机械是印刷机、装订机、制版机等机械设备和其它辅助机械设备的统称。这些机械设备都有不同的性能和用途,因此,组成它们的机械形...

​四川17个国家 5A 级景区你都去过吗

​四川17个国家 5A 级景区你都去过吗

121

四川17个国家 5A 级景区你都去过吗 1. 成都市青城山 - 都江堰旅游景区 :包含青城山、都江堰两大旅游区。青城山因其四季常青,满目青翠,诸峰环峙,状若城廓而得名,素有 “青城天...

​当感情遇上薛定谔的猫:选与不选,都很无奈

​当感情遇上薛定谔的猫:选与不选,都很无奈

94

当感情遇上薛定谔的猫:选与不选,都很无奈 “薛定谔的猫”是一个关于量子力学的一个思想实验:盒子里有一只猫,在盒子没被打开的情况下,你不知猫的死活,而当你一旦打开盒子...

​京医通仍正常使用!“停运”风波谁之过?

​京医通仍正常使用!“停运”风波谁之过?

137

京医通仍正常使用!“停运”风波谁之过? 文 | 向炎涛 张安 贺王娟 京医通“停运”风波,引发各界关注。 “无论如何不应该侵害患者的利益和便利性。”一位监管部门人士对《证券...

​南朝《宋书》简介(上)

​南朝《宋书》简介(上)

186

南朝《宋书》简介(上) 一 《宋书》的基本概况 《宋书》是二十四史之一,作者是齐梁之际的沈约,字休文,吴兴吴康人,历仕宋、齐、梁三朝,官至尚书令,又为当时的文坛领袖、...

​壮志未酬 早逝奇才杨德昌

148

壮志未酬 早逝奇才杨德昌 能演、能编、能导、又能唱的大腕级女演员张艾嘉,最近在一篇文章当中,透露几段自己的过往。其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与台湾导演杨德昌的合作,每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