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掳至日本,逃入深山13年的中国农民刘连仁,用半个世纪起诉日本
1944年,一位母亲在儿子被日本兵抓走后,在自家门前种下了一颗梨树种子,待14年后儿子归来时,这颗种子已长成一颗高大的梨树。
以上场景与日本观众见面是在1994年的一部记录片中,该记录片一经上映便在日本观众中引发激烈讨论,而记录片中的主人公正是中国山东省高密县农民刘连仁。
在刘连仁离家的这14年里,他被日本兵强行掳掠至日本北海道,在暗无天日的矿井中没日没夜地挖煤,拼死逃出矿区后,又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中生活了13年,1958年,刘连仁被一名日本猎人发现时,已经形同野人。
在中日两国爱好和平的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刘连仁终于在数月回到祖国,在接下来的近半个世纪中,刘连仁数次前往日本,要求日本政府就当年的所作所为,向自己和与自己一起受难的中国同胞公开道歉并作出赔偿。
刘连仁的13年“野人生活”经历,是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的最好见证;刘连仁多年往返于中日两国的诉讼之路,是对公平和正义的有力呼唤。
祸从天降
1944年9月2日,正在推车赶回家中的刘连仁被数名持枪的日伪军拦下,不由分说地将其抓走并带至高密县城。
在高密县城,刘连仁与80余名中国人关在一起,他们也大多是从高密、胶州一带被抓来的中国农民。
刘连仁被抓走时,其妻子已经怀有七个月身孕,刘连仁十分担心家中妻儿,但看守的日本兵根本不给被抓来的中国人解释的机会,稍有不从就是一顿毒打。
10月,日本兵准备将这80余名中国农民押至火车站,期间有中国人试图逃跑,面对逃跑的中国人,日本兵毫不犹豫地开枪射击,有6名中国农民被当场打死,其中一人已经被子弹打成了筛子,但日本兵还不解恨,拿着刺刀一个劲地在其尸体上戳。
就这样,刘连仁和其他中国人在日本兵刺刀的威胁下被塞进了火车。
拥挤的车厢里挤满了从各地被抓来的中国人,别说找地方坐下,连站着转个身的空间都很难找。
拥挤的火车行驶数日后,刘连仁与其他800位中国农民被带到码头,日本兵给所有被抓来的中国人强行套上黄色的军大衣,然后将他们赶上“普鲁特”号货轮,以“俘虏兵”的名义运到日本。
随着日本军国主义不断扩大战争规模,大量日本青壮年被征集至前线当兵,这导致日本国内出现了大量的劳动力短缺,为了弥补劳动不足,维持国内生产,日本法西斯将魔爪伸向了占领区的中国百姓,刘连仁和一众被强行塞进船舱的中国同胞就是要被送到日本去充当免费劳动力。
刘连仁和一众中国人被关在船舱里,舱下放着从中国掠夺的物资,船舱十分狭小而闭塞,空气极差且暗无天日,每天只有一些少的可怜且发霉的食物果腹。
数日颠簸之后,这些中国人被带到位于日本北海道的明治矿业公司昭和矿物所,他们被要求在这里做苦工,在这里刘连仁与他的难友们将开启一段暗无天日的地狱生活。
炼狱奴工
刘连仁与200余名被从各地抓来的中国被带到矿山上做苦工,矿井里的环境极其恶劣,所谓矿井不过是用木头支撑的的矿洞,井中缺乏照明设施,阴冷潮湿,被抓来的中国工人不得不在这样的环境每天工作几十个小时。
北海道的冬天极其寒冷,而被抓来的中国工人们却要睡在既无保暖设施,又无被子的屋子里,日本人为了节省空间,将几十名工人塞进一个小屋里,中国工人们只能相互抱着入睡来抵御北海道的严寒。
吃的东西更是难以下咽,200多名工人每天只能分到一袋半粗面,只能加入一些野菜,橡子面,甚至木屑,做成窝窝头,即使是这样的食物,每人也分不到几个,在每天高强度的体量劳动面前,这点吃的简直不够塞牙缝,有些中国工人饿急了,会在垃圾箱里翻找一些果皮饭屑来填肚子。
比恶劣的环境更可怕的是凶残的日本监工,中国工人一旦干活稍微慢上一点,就会招来一顿毒打,如果对于监工的命令没有立刻执行也是一顿毒打,当然,有时候中国工人没有犯任何错误也会被监工毒打,监工们毒打中国工人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
那段时间,中国工人最害怕其实是生病,因为中国工人一旦生病,日本监工不但不会带到医院医治,反而会断掉口粮,让中国工人活活饿死。
被抓到这里的中国人虽然名义上是工人,但实际上与奴隶无异。
在繁重的劳动、恶劣的环境和日本监工们无时无刻的折磨下,短短数月就有几十名中国工人死去。
看到同胞们的遭遇,刘连仁明白自己早晚也会被日本监工折磨死,与其在这个人间地狱里浑浑噩噩地等死,还不如放手一搏,逃出这个魔窟。
1945年7月31日夜,刘连仁与4名难友借上厕所的时机,从厕所的通道中悄悄溜走,但是逃出矿井并不意味着安全,这里是日本,被任何人发现都可能被抓,而一旦被抓回去几乎只有死路一条。
刘连仁和4位难友一路向北海道的深山中奔去,直到跑进密林深处才停下脚步。
山中野人
原始森林中虽然野兽众多,但是没有狩猎经验的5人很难在这样的原始森林中将其捕获,他们的食物来源大多是野韭菜、野葡萄、草根等。
矿井里的数月生活给他们带来过于深重的恐惧,5人在原始森林里,一听到风吹草动就玩命地跑。
一日,5人在一处破庙附近听到有人说日本话,他们害怕是来抓他们的日本宪兵,于是开始没命地逃命,刘连仁不知跑过几座山后才因体力不支停下来,但是停下来的刘连仁却发现自己与另外4名难友走散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中,就只有刘连仁孤身一人面对各种各样的危险了。
冬天的北海道冷得要命,又很难找到食物,为了挨过漫长的寒冬,刘连仁竟然学会像冬眠的动物一样,找一个洞穴,用雪盖住洞口,然后尽量减少活动,每天的大部分用来睡觉。
挺过第一个冬天的刘连仁有了一些经验,他会在冬天到来前储备一些食物过冬,刘连仁会在夏天时在海边找一些海带,晒干后存起来,这些干海带成为了刘连仁重要的过冬粮食。
北海道的原始森林里猛兽甚多,狼、黑熊、棕熊,以及有碗口粗的蟒蛇,随便一个都能要了刘连仁的命,刘连仁不得不时刻小心。
有一次一头巨大黑熊突然出现在刘连仁面前,刘连仁装死才逃过一劫,另一次一条蟒蛇已经开始缠绕刘连仁的身体,不知是何原因中途放弃离开,这样死里逃生的经历刘连仁经历过很多次。
多年在原始森林中的生活经历让刘连仁已经如同一个野人,一次刘连仁在河边洗脸时被自己的形象吓了一跳,河水中倒映的那个蓬头垢面的自己让他几乎认不出来。
春去秋来,刘连仁在异国的原始森林中以一个野人的形象渡过了13个年头,终于在1958年2月被一个日本猎人发现。
这名日本猎人随后叫来了警察,将刘连仁抓住,由于语言不通,北海道警察认为刘连仁是一名偷渡客将其关押,并准备以非法入境的罪名对其提起诉讼。
刘连仁的信息被刊登在当地报纸上,一个日本华侨看到了这则新闻,便前去探望刘连仁,此时的刘连仁已经快要丧失说话的能力,但是还是在交谈中说出了几句山东方言,恰好这位华侨也是山东人,他当即明白,眼前这个“野人”,根本不是什么偷渡者,而自己的山东老乡。
归国之路
由于事件太过离奇,日本国内一时之间出现了很多关于刘连仁的报道,这些报道很快漂洋过海被国内的同胞获悉。
我国政府和人民高度关切难胞刘连仁的境况,并要求日本政府尽快将刘连仁送回中国。
刘连仁的遭遇也引起了日本爱好和平人士的广泛同情,他们在日本国内与旅日华侨一道为刘连仁奔走。
在各方的舆论压力下,1958年4月12日,日本首相岸信介表示将尽快送刘连仁回国。
4月15日,刘连仁搭乘的“白山丸”号轮船终于在天津码头靠岸,远离家乡14年,流落荒野13年后,刘连仁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轮船靠岸时,刘连仁的妻子和儿子以及数千名群众在岸边等待,欢迎刘连仁回家,踏上祖国的土地时,刘连仁无比激动,见到阔别14年的妻子和未曾谋面的儿子时,刘连仁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与妻儿抱头痛哭。
回国后的刘连仁为报答祖国和人民的救命之恩,积极投入农业生产中来,由于表现突出,还先后被选为高密县政协委员和潍坊市人大代表。
在回国后的十几年里,刘连仁向中小学生做了上千次演讲,在演讲中,刘连仁回忆自己当年被强掳至日本的悲惨生活,控诉日本法西斯的罪行,对中小学生做爱国主义教育。
除劳动与演讲外,刘连仁自回国后就一直坚持做一件事:起诉日本政府,替当初被强掳至日本的中国劳工向日本政府索赔。
向日索赔第一人
刘连仁认为自己和一同受难的中国同胞被强行掳至日本,遭受非人待遇,日本监工的疯狂折磨是自己流落原始深林13年的主要原因,日本当局有义务向自己和一同受难的中国同胞道歉并给予相应赔偿。
日本政府开始对于刘连仁的控诉置若罔闻,但是刘连仁的故事在日本国内也有一定知名度,刘连仁锲而不舍的起诉也引起了一部分有良心的日本人的同情。
1991年刘连仁来到北海道电视台接受采访,他对自己悲惨遭遇的讲述在日本国内引发了广泛共鸣,有日本友人称他为“活着的历史证明”。
1995年,刘连仁飞抵东京,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并正式向日本政府提起诉讼。
刘连仁向日本政府提出四项要求:
第一,日本政府要承担责任,向他和难友们谢罪。
第二,要对其肉体和精神上受到的伤害做出赔偿。
第三,承认日本军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的罪行,并以此来教育后代,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第四,为了防止类似悲剧再度上演,要在日本设立纪念碑。
刘连仁锲而不舍的活动在日本也引发了巨大影响,甚至连日本首相村山富士都接见了刘连仁。
村山首相握着刘连仁的手说:“没想到刘先生80多岁还能来到日本,对于战争和您在日本遭受的不幸,我表示深深的歉意”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
但在日本,右翼势力的影响力始终巨大,即便有首相的背书,刘连仁的诉讼之路依旧坎坷。
1998年,刘连仁的诉讼终于被日本法院受理,86岁高龄的刘连仁飞抵日本出庭,在法庭上,日本法官不知从何处弄来一份材料,并表示根据材料,当年的煤矿给了中国工人不错的待遇:每天工作八小时,三餐四菜一汤,每周休息一天,每月发一双新鞋,每周还有两包香烟。
面对日本法官如此颠倒黑白的说辞,刘连仁据理力争,他据实讲述了自己当初在日本矿井中的悲惨遭遇,并反问法官:如果当初的矿山真的给他们如此好的待遇,他冒着生命危险跑进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一待就是13年,难道是吃饱了撑的?
刘连仁的阐述有理有据,连有意偏袒日本当局的法官都感到过意不去,庭审结束时,他对刘连仁表示:按照日本的法律,案子要等到一两年后才会宣判,但是他会按照事情原委,争取在任期内结案,但不久后这名日本法官就被调离岗位。
含恨而去
2000年9月2日,一生坎坷的刘连仁老人在家中逝世,没能等到判决是老人一生最大的遗憾。
临终前,刘连仁老人将儿子叫到身边,他要求儿子在自己走后要将官司继续打下去,一定要给自己和一同受难的中国同胞们讨一个公道。
2001年7月,刘连仁诉日本政府案终于宣判:原告刘连仁胜诉,被告日本政府应该赔偿刘连仁各类损失共计2000万日元。
如果这就是最后结果,那么刘连仁老人的努力就算没有白费,他苦苦追求一生的正义至少在他死后得到了伸张。
但随后,日本政府不服判决,向东京高级法院提起上诉,2005年,东京高级法院推翻了之前的判决,判原告刘连仁败诉,日本政府无需为刘连仁的悲惨遭遇承担责任。
刘连仁之子刘焕新不服判决,向日本最高法院上诉。
2007年,日本最高法院驳回原告上诉,维持东京高级法院判决,此后该案在日本不再审理。
正义的曙光稍纵即逝,真相在日本右翼势力的威压下被掩盖。
另一个受害者
虽然日本最高法院已经做出判决,但是刘连仁之子刘焕新依旧在为父亲的遭遇四处奔走,当然,为当年被强掳至日本的中国同胞向日本讨要公道的不止刘焕新一人。
当初与刘连仁一同逃进矿山的4名难友中,有一名叫陈宗福的难友并未被日本人抓回,他在奔跑过程中与刘连仁走散,并同刘连仁一样在原始森林中生活了3年,1948年被发现后遣送回国。
1958年刘连仁回到祖国时,陈宗福也来到码头迎接刘连仁,这对为躲避日本法西斯屠刀在原始森林里躲藏数载的难友相拥而泣。
与刘连仁一样,陈福宗回国后也在为在日本受难的中国劳工四处奔走。
陈福宗比刘连仁年轻15岁,在刘连仁去世后,陈福宗依旧坚持为中国受难劳工讨要说法。
陈福宗表示:自己和刘连仁是一根绳子绑到的日本的,两人在一个矿井中受难,又一同逃入原始森林,自己与刘连仁一样,都是那段黑暗历史的活着的见证者。如今刘连仁不在了,就由自己继续向日本政府讨要说法。
陈福宗同时表示,他相信自己的斗争终会取得胜利,正义终会得到伸张。
参考文献:
[1]葛毓臣.专访刘连仁[J].春秋,2015(05):34-37.
[2]王剑.记被掠日本华工“野人”——刘连仁[J].工会信息,2015(35):46-48.
[3]臧马.中国“对日本索赔第一人”刘连仁的传奇人生[J].文史春秋,2001(04):22-27.
[4]臧马.刘连仁的难友:我也在日本深山老林里做了三年“穴居野人”[J].文史春秋,2002(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