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声》节目主持人,谁是最受戏迷喜爱的“当家花旦”
《秦之声》是陕西广播电视台开办的一档秦腔戏曲栏目,1979年7月1日开播。属于日播类戏曲节目,周一至周四的为秦之声大叫板,周五到周日周末百戏汇,周末综合晚会。
《秦之声》让千千万万热爱秦腔的人登上梦想的舞台,绽放光华;让千千万万生活在三秦大地的人每天都有最美乡音的陪伴;让流落在外地的秦人感受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亲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被唤醒激活,焕发出新的生机。
《秦之声》播出已经44年了,《秦腔四大名旦争霸赛》《四小名旦竞美秀》《秦腔名人堂》《咱们的陈妙华》《名师高徒》《戏迷大叫板》《寻找王宝钏》等,见证了《秦之声》的辉煌与荣光!
期间涌现了多位节目主持人,陈爱美、冉宗瑜、刘波、任丹峰、吕越涛、刘芳、张海涛,还邀请了许多嘉宾主持人,他们都为秦之声栏目倾情奉献。他们有的已经退休,有的仍然在主持节目,非常受观众朋友喜爱、尤其受戏迷朋友喜爱。
记忆最深刻的主持人当属陈爱美
陈爱美出生于1953年,西安阎良人。1979年,陕西电视台招聘主持人,从3600名应试者中脱颖而出,1980年5月23日,26岁的她如愿成为陕西电视台的主持人。1984年7月1日,成为《陕西新闻》的第一任出镜播音员。
陈爱美
陈爱美
陈爱美
1991年,38岁的陈爱美兼任戏曲栏目《秦之声》节目主持人,她主持风格亲切自然,机敏活跃,把乡亲们把当成自己的亲人,把第一次登台唱戏的农民当明星对待,拉近了群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随剧组走了70多个县、市、乡。朴实、大方,自然、端庄、自信的播音风格,深受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在古老的三秦大地上,只要陈爱美一出现,便会被成千上万的乡亲围住,请她签字、采访,要求合影,有的人仅仅就是为了看一眼喜爱的陈爱美。现场主持节目时,陈爱美常常接到观众递上来的条子,给她提各种各样的要求,让她唱一段的,赞美她的,邀请她去自己村子的……观众们对陈爱美的厚爱不断,常常使她感动不已,也源源不断地带给她创作灵感。
陈爱美喜欢秦腔、热爱秦腔、主持秦腔,为秦腔多了许多事情,观众亲切的称她为“秦腔红娘”,当年真正实力派的“陕台当家花旦”。
陈爱美
陈爱美
陈爱美
最漂亮的主持人是刘芳
刘芳是新疆人,2007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幸运地成为陕西电视台四套《银色快讯》主持人。
刘芳
刘芳
刘芳
2009年《秦之声》成立30周年之际,刘芳初次登上了《秦之声》的舞台。作为一名八零后,最早开始主持的那段时间里,由于不了解秦腔,刘芳连演员唱没唱完都听不出来。
一个戏曲节目的主持人,深知秦腔是离老百姓最近的文艺形式,承载着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唯有一直热爱秦腔戏曲,不断探究秦腔戏曲,才能更好的服务观众,打动观众。刘芳找来著名唱段,听了大量的本戏、折子戏。有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地请教专业老师,了解参赛者出演的是什么行当、唱的什么曲调、选段来自哪里等等。通过不断学习,刘芳渐渐懂得了秦腔,欣赏到秦腔的虚空之相、文辞之美、身段唱腔之韵,领略到方寸舞台化育万物的魅力。
刘芳
刘芳
为了主持好《秦之声》,她尽量提前与选手见面,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情况,提前熟悉他们选择的唱段,请教或查资料,每天的串词要出新意,节目效果很好。
有付出就有收获,刘芳在第三届全国播音员主持人“金牌主播”大赛中她又获得“电视十佳”金牌主播荣誉称号。
刘芳
特邀嘉宾主持人袁博
袁博是陕西戏曲广播节目主持人,作为特邀嘉宾,多次主持《秦之声》。
袁博
袁博
袁博是地地道道的陕西人,从小就被《秦之声》吸引,秦腔陪她渡过了愉快的童年、懵懵懂懂的少年、青年,每周最期待屏幕里的《秦之声》,尤其是珠环翠绕的旦角装扮。被戏里面一段段经典的唱腔所打动,凡是觉得好听的,就会跟着摇头晃脑的哼哼几句。
2000年开始接触《秦之声》,走近了演播大厅,走近了各位编导老师。参与《秦之声》的春节特别节目,作为百名媒体评审团的一员,第一次出现在了《秦之声》的屏幕里。
袁博第一次作为主持人参加“秦之声——主持人唱秦腔特别节目”时,唱的是《花亭相会》,与张宁老师做搭档。那是她第一次穿厚底靴,在排练时还扭了脚。但是,演出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这次上《秦之声》,让她真正体验了戏曲的美妙之处,领略了秦腔的美。
袁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