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铁柱:在健身过程中突然晕倒,送到医院抢救4个多小时后离世
麻烦大家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这样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山东菏泽的一个小城镇里,生活着一个家境贫困的大个子少年,名叫穆铁柱。1949年出生于东明县的他,自幼便在贫困的环境中长大。
虽然新中国已经成立,但穆铁柱一家仍旧过着清贫的日子,常年被迫走上街头讨饭谋生。
然而命运往往就是如此捉弄人,在穆铁柱年仅16岁的时候,他的个头就已经高射出了2米的惊人身高。这个高大魁梧的身躯,注定会让他与常人迥然不同。
就在1965年的一个普通日子里,穆铁柱正帮助母亲在街头兜售鸡蛋仔。突然,他那与生俱来的高大个头引起了路人的注目,被东明县篮球部主任张凤奎发现了。
张凤奎正处在为球队寻找新人的苦恼之中,当下就被穆铁柱这个天生丰姿所吸引,毫不犹豫地上前招手。
一开始,出身贫民窟的穆铁柱对篮球运动一窍不通,内心满是疑惑。但当张凤奎告知加入球队就能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后,他顿时来了兴趣,那份丰厚的待遇无疑是个诱人的条件。
于是,穆铁柱怀着好奇的心情,决定跟随这个陌生人一探究竟。
就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启了穆铁柱人生崭新的篇章。
进入东明县体育委员会后,穆铁柱一开始因为缺乏任何篮球基础而备受冷落。当时正值重要赛事临近,体委急需拥有丰富经验的运动员,因此穆铁柱这个新手自然不太受重视。
但是,命运往往就是如此捉弄人。在一次队员临时缺阵的情况下,体委不得不将穆铁柱临时计入大名单。虽然内心充满疑虑,但穆铁柱却在比赛中展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天赋和潜力,他那独特的个人能力瞬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就这样,穆铁柱近乎一夜之间从默默无闻的新人,变成了备受推崇的焦点明星。紧接着,他更是获得体委的青睐,被直接推荐到山东省体育委员会,令他的职业生涯踏上了更高的舞台。
1978年,穆铁柱最终进入了国家队的训练视野,在首都北京的国家队基地与众多精英一同修行。在这里,著名教练余邦基很快就发现了穆铁柱身上不凡的天赋,于是决定亲自收他为弟子,系统性地培养他的篮球技艺。
余邦基用循循善诱的方式,耐心将自己浑厚的篮球功力一点点传授给穆铁柱。而穆铁柱这个学生则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学习能力,对于教练示范的每一个动作,他只需稍加观察便能娴熟掌握,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穆铁柱虽天赋异禀,却从未因此而自满骄傲。无论是多么艰巨的任务,他都会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去完成,从不敢有丝毫松懈。
正是这份勤勉好学、谦逊有礼的品质,让他在教练们心中树立了极佳的形象。
就这样,在余邦基的精心培养下,这颗篮球新星终于熠熠生辉。仅经过短短一年的训练,穆铁柱便已初显锋芒。他2。28米的惊人身高,加上160公斤的健硕体格,在球场上简直是一座无坚不摧的钢铁长城。
任何试图冲破他防线的对手,都将被这个霸道的内线拦路虎所彻底压制。
很快,穆铁柱就晋升为国家队和八一队的头号中锋,成为当之无愧的球队领军人物,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穆铁柱"旋风。
1979年,对于穆铁柱来说是个值得铭记的年份。当年,随着中美关系开始缓和,美国派出了一支由大学生组成的强劲篮球队访问中国,进行体育交流。
对于这支美国大学生队而言,他们绝非等闲之辈。作为未来NBA的蓄水池,这些队员个个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具备了冲击职业联赛的潜质。
因此,中国政府对于这场友谊赛给予了极高的重视程度。
最终,中方决定派出由穆铁柱等人领衔的八一男篮应战。尽管八一队在国内实力强劲,但面对如此劲旅,大家还是忐忑不安,对于能否取胜谨持怀疑态度。
不过,球场上的一切都将迎刃而解。一上场,穆铁柱就像变身成了一头凶猛的钢铁巨人,在内线防守上倾泻出了恐怖的威力。
他高大的身躯如同一堵坚不可摧的长城,美国队无论如何进攻都敌不过他的严密把守。
而在进攻端,穆铁柱的表现同样骇人听闻。他漂浮般的运球突破,狠辣的暴力冲撞,再加上临门一脚的高高扣篮,简直将美国大学生队彻底打懵了,根本无从反击。
最终,在穆铁柱的引领下,八一队不但在首战摘取胜利,第二场比赛更是大获全胜,横扫了对手。这无疑是一场震惊世界的凯旋,穆铁柱的名字自此在国际篮球界传开。
接连在1981年和1984年,穆铁柱更是两次带领八一队获得亚洲俱乐部锦标赛的冠军荣誉。那一段时间,中国男篮在亚洲球场上可谓呼风唤雨,所向无敌,而穆铁柱就是这支强队的领军人物,被观众赞誉为"亚洲第一中锋"。
辉煌总有休止的时候,对于穆铁柱来说,他的巅峰时期也终将被岁月无情地掩埋。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系列顽疾开始缠绕上他的身体,成为了阻碍他继续前行的绊脚石。
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当时的穆铁柱就被诊断出患有心脏过速症。这是一种将会给心脏带来沉重负担的疾病,如果不加以重视,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上,早在穆铁柱担任国家队球员时,他的心率数据就已经显露出了某些端倪。
这样的数据足以见到,他在场上奋战时对心脏的消耗是何等巨大。更有甚者,一场比赛结束,穆铁柱下场休息后,心率又会迅速降至每分钟50次以下的冰点,形成了一个反差极大的"过山车"走势。
如此反复折腾,心脏自然日渐吃不消。
为了预防病情加重,穆铁柱不得不刻苦自律,戒掉了烟酒,同时严格注意饮食,避免油腻食物的摄入,甚至还暂时禁止了剧烈运动。
但是,这些预防措施终究还是未能阻止病魔的肆虐。
2003年,穆铁柱又被查出患有腿部严重的静脉阻塞症。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令他在年事已高的情况下,行动变得更加迟缓和艰难,只能依赖轮椅代步了。
更让人痛心的是,2007年穆铁柱不慎跌倒,严重加剧了腿部疾病,以至于一度几个月无法下床。尽管医院的各种治疗手段被使用,但效果却并不理想,穆铁柱的腿部情况反而每况愈下。
身心俱疲的穆铁柱彷徨无助,但他还是咬牙坚持,每天都勉强接受治疗和短暂锻炼,哪怕是行走也显得艰难。可是,命运难测,他的生命定格在了那个不平凡的夜晚。
2008年9月14日,原本是一个平凡的夜晚。59岁高龄的穆铁柱如常在家中享用了晚餐,随后便前往小区的公园里进行日常锻炼。
近年来,穆铁柱的身体每况日下,行动越发迟缓而艰难。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习惯,每天都会挺着疼痛的腿部在公园里锻炼一番。
这天的天气很热,在烈日的暴晒下,穆铁柱勉强完成了5分钟的简单运动。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但依旧硬撑着,维持了一个来回后就折返回了家中小憩片刻。
在家中休息了一会儿后,穆铁柱打算继续在室内锻炼身体。可能是因为天气潮湿,加之年事已高,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他的额头很快就渗出了密密的汗珠。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阵猛烈的眩晕感突如其来地袭击了穆铁柱。他的视线开始变得模糊,仿佛双眼被蒙上了一层薄纱,看什么都是一片朦胧。
勉强撑了一会儿后,穆铁柱终于支撑不住了,整个人重重地栽倒在地。"砰"的一声巨响瞬间传遍了整个房间。
这回太大的动静,把正在卧室小憩的妻子王专红吓了一大跳。她急忙跳下床冲到客厅,只见爱人已经失去了意识,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王专红吓坏了,连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没过多久,医生和救护车就火速赶到了现场。一看穆铁柱的情况非常严重,已经完全陷入了昏迷状态。医生们二话不说,立即将他抬上救护车,直接向医院发动。
在医院里,医生们全力展开抢救,可是穆铁柱的病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尽管他们拼尽全力,连续抢救了长达4个多小时,但穆铁柱最终还是没能撑下去,就这样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一代篮球传奇,就这样凋零地走向了生命的终点。多少个日日夜夜辛勤操练、拼尽全力的时光,多少个孤身奋战、赤胆忘我的瞬间,都在这一个不起眼的夜晚戛然而止,成为永恒的过去。
人生到最后,往往都会变成这样一个无比平凡的画面。可是,正是这个普通的夜晚,见证了伟人最后一次挥洒汗水、最后一次在生命中低头离场。
当曾经的巨人彻底远离,我们才能看清他的真实人生有多么传奇和不平凡。
穆铁柱的离世无疑是震惊整个中国篮球界的一个巨大噩耗。在2023年9月18日这一天,人们在北京八宝山公墓隆重举行了穆铁柱的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向这位永垂不朽的篮球英豪致敬。
当天,殡仪馆内祭奠的气氛静谧而庄重。覆盖着八一军旗的穆铁柱安详地躺在那口特制的灵柩之中,就这样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赛场和球场。
而在灵柩周围,则簇拥着无数他生前的战友球员、亲朋好友以及铁杆球迷们,所有认识和景仰过这位传奇人物的人们都来此最后一次吊唁。
就连已经退役多年的八一男篮队员们,在得知噩耗后也毫不犹豫地取消了原定的CBA赛程,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这位前辈的至高敬意。
全队人马前来送别,充分展现了他们对穆铁柱这位元老的无限崇敬之情。
现场,前八一队长吴忻水动情地说:"就在他去世的前一天,我们刚刚还见过面,谁曾想那竟是最后一面了,从此我们永世分离,再也无法交谈了。
每每想到这里,我的心中便百味杂陈。
八一中锋王治郅则深有感触地表示:"穆指导就像是一盏照亮我们前进道路的明灯,正是在他的悉心指导和培养下,我们才得以不断成长、壮大起来,才有了今天的八一队。
对于篮球事业的付出,穆指导无私奉献,我们永志难忘。
时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的姚明也到场,并给予了穆铁柱极高的评价:"穆铁柱同志可谓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篮球先驱,他的名字和功绩将永远与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史相连。
他征战无数,捧回无数冠军奖杯,用双手书写了属于自己人生的辉煌篇章。可是残酷的命运又是如此捉弄他,在耗尽战火的晚年,他不得不与疾病相伴度过最后的时光。
但哪怕是临终那一刻,相信穆铁柱也永不会放弃对篮球的热爱,那就是他此生最大的理想和追求。
一代人终将老去,一代人也将新生。穆铁柱的离世让我们更加铭记这位伟人的不朽功绩,也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拼搏、奉献"精神的可贵。